照片拍摄于重庆市鸿恩寺公园,重庆市经典机位之一。秋冬季节重庆的天气已经不能用糟糕来形容了,所以最多只能拍点建筑立交之类的,拍鸿恩阁不需要好天气。掐指一算11月19号再不去拍鸿恩寺,银杏叶要落完的节奏,于是冒着被导师教育的风险,扛着作案工具飞奔上了龙脊山……
龙脊山顶,漆黑的鸿恩阁下有一名成年男子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靠着超采4k的6300带来的一丝暖意,他终于坚持到了7点半鸿恩阁亮灯。
咳咳~言归正传,分析一下原图:
原图参数:10mm,快门速度10s,光圈f/13,ISO100,用6300机内的平滑反射堆栈8张。
由于天已经完全黑了,光比较大,所以原图欠曝了1档多,虽然6300有强大的动态范围,但依然没招架住刺眼的直射灯光,导致高光部分丢失了部分细节,所以建议夜景还是老老实实包围曝光合成吧,或者敢于欠曝。
开始LR全局调整,快上车!
首先传统套路镜头校正(注:很多镜头暗角校正后边角会不自然,可以改变暗角数值或新建渐变滤镜)。
白平衡:由于天空完全没有蓝色,这里降了一点色温,给画面增加蓝色。
曝光度:人肉测光补偿一档多。
高光阴影:考虑到大光比欠曝,暴力猛拉,硬核操作。
白色色阶:稍微增加,提升画面明亮感。
黑色色阶:稍微减少,提升画面通透,有去雾作用。
对比度:加强全局对比。
清晰度:加强边缘对比。
接下来来到神奇的校准工具:
降低蓝原色色相,使蓝色整体偏青,大幅增加蓝色饱和度,使蓝色更浓郁,增加通透感;
增加绿原色使黄色更红,同时绿色更蓝,分离成瓦上的绿色;
降低红原色饱和度,修正蓝原色给红色带来的影响。
HSL的核心思路是尽量统一暖色调为橙色,冷色调为蓝色:
把黄色色相偏向橙色,绿色色相偏向黄色。并且干掉绿色的饱和度和明亮度,排除绿色对画面干扰。
对于这种天空过暗的夜景(比如错过蓝调时间的夜景)可以利用分离色调工具对阴影添加蓝色(色相一般在200-250之间)不过不建议饱和度调太猛。同时为了加强冷暖色对比,这里对高光加了一点黄色。
这里个人感觉仰角稍微有点大,但完全校正成竖直又体现不出仰视建筑的高大,所以只是稍微校正了一点。注意这里没有勾选锁定裁切!!之后会利用ps对空白区域进行填充。
微微一点暗角以加强B格。
LR局部调整,别下车!
常规套路,从上到下添加一个渐变滤镜,降低色温,使得天空显得更蓝。(类似的操作在风光片后期中灰常常用)。
依旧是套路,从下到上添加一个渐变滤镜,提亮高光,加强清晰度,使得地面高光部分更亮,增强了地面反射的质感。
对中间建筑区域添加一个径向滤镜,压低高光,提亮阴影,进一步压榨建筑细节。同时加清晰度加锐化,提升建筑质感。使用径向滤镜时注意勾选/不勾选“反相”。
对左侧树木区域添加径向滤镜,增加色温,提亮曝光度和阴影,从而提亮并染黄树木,突显银杏树的存在感。同理对右侧的树木区域进行相似的操作。
注意这里使用了Lightroom7.0/新版ACR的范围蒙版功能,这里由于树木明显暗于蓝色的天空,所以选择明亮度,将范围滑块控制在左侧(意思是径向滤镜区域内亮度偏低的部分,即这里偏暗的树木),这样就保证骚操作只对偏暗的树木有影响,不会破坏径向滤镜区域内的其他区域比如天空。
加点锐化,狗头变牛头~按住Alt拖动蒙版,观察图中蒙版区域,实现局部锐化。
PS大爷,到你出场了!
首先需要解决变形后的空白问题,Ctrl+J复制图层,使用魔棒/快速选择工具,选中空白区域。
找到:选择—修改—扩展,扩展量选取2~3像素,确定。此时选区已经略微变大了。
右键选区找到填充,填充内容选择:内容识别,确定。此时选区已经被智能填充。
最后放大图片边缘,将个别空白处和不自然处使用修复画笔工具或仿制图章工具修复。
该操作在使用变形工具做后期移轴效果时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广角损失,十分给力!
Nik collection插件登场:找到滤镜—Nik Collection—Color Efex Pro 2
Nik collection插件可以算是风光后期一大神器,教程资源也很多(比如Thomas看看世界的),十分推荐下载,下载安装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拜托大家自行百度喽~
找到天光镜,提高一点强度,目的是为画面增加金黄的暖色,同时加深了蓝色。(天光镜不光可以用于日落大片)
再添加一个滤镜,找到淡对比度工具,提高动态对比度,目的是加强画面局部的对比度,加强对比的同时并不会压暗阴影。不过会使得画面变亮,所以这里在建筑的高光处添加了一些控制点“-”。
控制点“-”就是淡对比度不起作用的区域,类似蒙版,不过该插件会智能识别明暗。点击“口”按钮可切换到蒙版视角。
再再添加一个重要的滤镜,找到详细提取滤镜工具,提高详细提取,目的是提高树木区域的明亮度和细节,这里拉的比较暴力(一般情况不会拉的这么暴力)。对树木区域添加了一些控制点“+”实现局部控制。
控制点“+”就是详细提取起作用的区域。
然后按确定,回到PS界面,图片效果如下:
由于拍摄当天建筑顶部和部分瓦没有发光,这里使用了我去年拍摄过的图片作为素材。
将图片在PS中打开,利用套索工具将发光的建筑顶部和瓦选出,Ctrl+J复制出一个图层,并拖拽到原图上,Ctrl+T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并将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变亮”。
变亮的模式是为了保证提取该图层的高亮区域进行覆盖,暗部区域则不会对下面的图层进行覆盖。在城市夜景后期中,可利用变亮的图层混合模式配合仿制图章工具增加建筑内透以及其他灯光。
由于上面的操作,建筑屋顶部分和其他部分颜色有所差异,建筑其他部分颜色相对寡淡。
这里对Color Efex Pro 4图层上添加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将颜色选为黄色,提高黄色和黑色,压低黄色的对立色青色和洋红,从而提高黄色的饱和度,降低黄色的亮度。
此时该操作调整了全图,这里只想对建筑部分的黄色进行修改,所以点击白色蒙版,Ctrl+I反相为黑色,使用画笔(白色),涂抹建筑需要加黄的区域。
同理,再添加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对建筑以外的区域也进行类似操作:
这里对黄色提了黄色,降低了黑色,目的是提亮原本黄色银杏树叶的黄色。对蓝色减了一点黄色(蓝色的对立色),提了一点黑色,目的是使原本蓝色的天空更蓝。
最后,利用camera raw滤镜或者lightroom微调一下:
等等!大胸弟,莫走,还有落叶飘!
还是在老地方PS,这里我盖印了图层,另存了一个文件,所以图层和上面有点不同,请无视哈~
首先继续对原图进行微调,又又又添加了一个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和曲线图层:
可选颜色选择了黄色,减了青色(相当于加了红色),曲线压低了高光。
找度娘图库搜了张银杏叶的图片(后面会高斯模糊,所以分辨率不需要很大)。
在PS中打开,将黄色的银杏抠出来,这里我使用魔棒工具(容差100),瞬间扣完,Ctrl+J复制出一个图层,用橡皮擦擦掉不需要的地方。
拖拽到原图上,Ctrl+T调整银杏图层大小。
选中银杏图层,找到滤镜—高斯模糊,半径选择9.0。
再找到滤镜—径向模糊,模糊方法旋转,数量选择2.0。(径向模糊在风光后期中很常用,比如缩放模糊营造天空的流云效果)。
感觉树叶还不够多啊,果断Ctrl+J再复制一个银杏图层,Ctrl+T调整一下,再旋转一下。
将两个银杏图层合并,或者选中两图层新建一个组复制出来再合并。
对新的银杏图层新建一个蒙版,用黑色画笔,将遮挡住建筑的银杏叶和多余的银杏擦除。
这里可以发现树叶比较亮,所以下面对树叶单独进行压暗。
新建一个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降低亮度,发现还是不够暗。
再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压低中间区域的曲线,发现差不多暗了,但颜色非常诡异。
现在需要把黄色的树叶调为橙红色(秋天的味道):
所以又又又又新建一个可选颜色图层,还是选择黄色,压低青色和黄色(相当于加强洋红),同时再提高洋红,使黄色完全变成橙红色。再提一点黑色,进一步压暗树叶。
如果觉得氛围不够,可以再加一点暗角吧~大功告成!!!
最后上传图虫(~ ̄▽ ̄)~
本文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复细微修改的毛病,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第一次做教程,比较紧张,很多截图有色差,还请客官老爷们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