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寺山修司已经去世十年,森山大道则风头正健,日益显露出某种大师锋芒。正是在这一年,一个最了解他们的人用“书”的形式将他们的文字与图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就是日后成为日本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大师的町口觉。这一年日本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寺山修司的长篇小说《啊,荒野》一书的文库本,书中加入了200多张森山大道拍摄的“传说中的新宿系列作品”,而书籍的装帧·影像构成就是由町口觉操刀。

18753743.jpg 

这部小说是以1960年代东京的新城——新宿作为情节发展的舞台。而主角则是两位年轻拳手——外号叫“推子”的二木健二(患有口吃和社交恐惧症)与二十岁的新宿新次(拥有尤利西斯般的身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也许就是大岛渚在电影《青春残酷物语》中那个一个充满了反叛与摧残、欲望与愤怒、倔强与驯服的时代。那个时候,日本刚刚经历了战后重建,经济上开始发展,异文化的强势植入,过去事物全都遭到质疑,并开始重新树立新的方向。一切都充满希望,可一切却又都充满了迷茫与恐惧。可以想象,这样一群浑身散发着荷尔蒙的有志无知青年,在新宿这样一个欲望之都荒野之城中,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离奇古怪的“青春残酷物语”。

在町口觉的设计编排下,森山大道的照片完美地溶解在小说之中。他不仅仅只是从文字与图像的表面信息上进行简单的匹配,而是运用他全身的感性去感受文字与图像中的某种共通性。与通行的图文搭配方式不同,在这本书中,照片不是文字的附属,文字也不是照片的说明,而是互为独立的个体同时却又互相映照。为了让这本小说/摄影集得到最佳的演绎与呈现,町口觉采用了HBP-700这种高精细印刷技术。精细的印刷效果让森山大道那粗犷豪放的摄影作品与寺山修司小说中的狂野之气交相辉映,展现出一个日常的也是精神上的人性荒野。通过这样的影像介入与叠加,直接在视觉上再现了寺山修司这部小说的精神背景。在故事情节的推演下,读者也随着这些光影交织的画面,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置身于那片荒野之中。这本书充分展现了町口觉在书籍装帧设计上的惊人才华,从那个时候开始,《啊,荒野》这本书不仅是寺山修司的小说与森山大道的一本特殊的摄影集,同时也是町口觉的一件“艺术作品”。

18753745.jpg

18753744.jpg 

2005年,也是寺山修司诞辰70周年,Parco再版寺山修司长篇小说《啊,荒野》。这一次装帧·影像的设计依然由町口觉负责。书中选配的照片也增加至211张。在这个版本中,町口觉结合小说中“拳击比赛”的情节,以类似拳击比赛回合一般的方式,按照小说的每一个章节来配置照片,从整体上来把握小说与影像之间的故事性与关联性,将那个架空的荒野——1960年代的新宿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在拿到书的那一刻,就仿佛能够感觉到书本所逸散出来的某种悲凉之气。

18753746.jpg

18753748.jpg


18753754.jpg

18753751.jpg

18753749.jpg

18753755.jpg

18753752.jpg

18753753.jpg

18753750.jpg

2015年,早已成为森山大道御用设计师的町口觉再一次用自己的妙手将寺山修司与森山大道编织在一起。这一次,他精心挑选了100多张森山大道的摄影作品,与寺山修司散文集《竞技版 里巷人生》中的五篇文章相融合、呼应,编辑成一本全新的摄影集《Daido Moriyama: Terayama》,将读者带入到六七十年代东京的里巷世界。 

不得不说,最理解寺山修司和森山大道心中那片孤独荒野的,大概就是町口觉吧。

町口觉于1971年生于东京,1995年,他自费制作出版了由40名同时代摄影家作品组成的摄影集《40+1摄影家精选》(40+1 PHOTOGRAPHERS PIN-UP),从而深受日本摄影界的瞩目,逐渐成为了日本书籍装帧的明星人物。2005年,他创办了“Match and Company”设计事务所。多年来,他始终将时间与精力倾注在摄影家身上,制作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摄影集。

在町口觉的诸多书籍设计作品中,我们以下面精选的五本摄影集为例,与大家分享他对于摄影书的设计理念。

18753756.jpg 

18753759.jpg

18753760.jpg

18753757.jpg

18753761.jpg

18753758.jpg


佐内正史《活着》(生きている

这是佐内正史的第一本摄影集,也是他1995年获得佳能写真新世纪优秀奖的作品。可是,当初他拿着这组作品去出版社谈的时候,却没有一家愿意接受。于是他便与町口觉一起完成了这部摄影集的制作,并由1997年从京都书院辞职创立青幻社的安田英树出版发行,从而确立了它在日本摄影集历史中的地位。这本摄影集对于佐内正史、安田英树、町口觉来说,都是他们事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按照日本著名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的说法,町口觉与佐内正史之间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是佐内正史的摄影集,也是町口觉的摄影集。


18753762.jpg

18753763.jpg

18753765.jpg

18753764.jpg


大桥仁《眼前的联系》(目のまえのつづき

大桥仁被视为荒木经惟脉系的接班人。1993年,他在荒木经惟的推荐下获得了该年度佳能写真新世纪优秀奖,就此走上了摄影家的道路。1999年他发表了这本摄影集《眼前的联系》,拍摄的是他的继父自杀未遂,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这本摄影集详细记录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人性中的某种野性与想象力。此外,这部作品始终贯穿着一股强大的意念,即摄影行为上的勇气与执着。尽管他的这股野性有时确实会让人感到束手无措甚至反感,但是敢把这种狠劲表露出来,本身就非常难得。据说当时町口觉为了制作这本摄影集,整整一个月都在凸版印刷公司进行现场监督。


18753766.jpg

18753767.jpg

18753768.jpg

18753769.jpg

笠井尔示《波珠》(波珠)

18753770.jpg

町口觉(左)与笠井尔示(右)

1997年,笠井尔示凭借作品集《Tokyo Dance》受到日本摄影界的关注。《波珠》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日本全国各地拍摄完成。笠井尔示是一位心思缜密的摄影家,对建筑物与女性形态的把握有独到之处,既有纤细锐利的感性,同时又隐藏着某种摄影特有的“结构”,在生命波动与时光波动的相互交织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町口觉表示:“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一本笠井黑白摄影集。为了探究这种‘黑白的可能性’,在这本摄影集中,我也深入彻底地对印刷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如此,町口觉为了制作这本摄影集,甚至和笠井尔示一起,到每一个拍摄景点亲身感受摄影家的创作过程。在町口觉的精心设计下,这本摄影集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感性上,都堪称完美。


18753771.jpg

18753772.jpg

18753774.jpg

18753773.jpg

今井智己《真昼》(真昼)

《真昼》是今井智己的出道之作。今井智己始终以东京的日常风景为拍摄对象,全身灌注于这样的场景,从“观看”这种行为中提炼出极度凝缩的感觉。以“观看”以及“观看不可见之物”的方式,在自我与眼前世界的接点中,嵌入某种沉静的惊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挖掘摄影的本质与可能性。所谓“真昼”,就是白昼,即阳光普照、所有的存在物全都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的那个时间带。而这部摄影集名为《真昼》,实为夜间场景,不过这些夜间场景全都暴露在人为布置的光线之下,尽管不是阳光照耀下的那种生机勃勃的场景,但通过光的反射,却让人意识到这些光景的存在。这个标题是青幻社社长安田英树的提议,通过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反差,让人意识到作品名字的重要性,意识到语言与影像之间的关系。


18753775.jpg

18753776.jpg

18753778.jpg

18753777.jpg


佐内正史《MAP》(MAP)

这是一本具有传奇色彩的摄影集,也是让町口觉始终难以忘怀的一本摄影集。2003年佐内正史正是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木村伊兵卫奖。据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将所有内容在网络上公开,结果点击量达到了20万,最终以一万日元的高额定价迅速在网络上销售一空。这本摄影集采用的是大开本的版型,佐内正史自己承认,他对于李·弗里德兰德摄影集《LETTERS FROM THE PEOPLE》(Jonathan Cape,1993)有所模仿,当然,作品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而弗里德兰德的观念性表现手法——按照罗马字母的顺序排列,也在佐内正史的影像集聚中完全发生改变。按照町口觉的说法,这本摄影集就是佐内正史的身份象征,是一本类似“护照”一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