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osi,位于玻利维亚南部,海拔约408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西班牙人曾在这里发现银矿,17 世纪世界上流通的银币,有一半以上来自这里。 这也导致了小城的14,000 人中,70% 都靠矿业生存。 我们一行人带上装备,开始往矿洞里前进。能见度几乎为零,脚下淌着浑浊的积水,没有一处能让腰伸直。 身边不断有满身是汗的矿工从矿洞深处推着沉重的矿石与我们交错而过。 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开始气喘,本就缺氧的高原,再戴着口罩深入狭小矿洞,更加难以忍受。 然而不戴口罩,这些刺鼻的气味长期呼吸是可能致命的。 在一个矿洞每月的收入里,总会留下 5%作为意外基金。矿工本人作业时发生意外或是患病死亡,将会根据年资给予家属抚恤金。 一个工作十年的矿工,死后家人可得到 4000B(约3700RMB), 说明到这里时,我们雇的向导Wilson 的神色黯淡下来,接着说, 这 4000B 不等于一个父亲,不等于一个儿子,不等于一段友谊,但在 Potosi,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Wilson 自己也曾是矿工,9 岁开始工作,一干就是22 年,直到去年检查出肝病,才转行做了向导。 但在没有游客的时候,他仍得回矿洞工作。 恶劣的工作环境,长年累月吸入有毒气体,他的朋友大多在35-45 岁的时候便会因严重肺病离世。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在矿洞里没有见到一个矿工戴着口罩。因为一只专业防护口罩,价值300B(270 人民币),使用寿命仅一个星期, 而每名矿工每月的收入区间是1440-4320B (1334-4000 人民币)。但在Potosi,这份收入已经高出其它工作几乎一倍。 3 个小时后我钻出矿洞,全身汗水躺在地上喘气,过了很久才回复过来。 离开时我试图跟那些好奇的盯着我手里相机的孩子交谈,他们害羞的掩着面,随后又聚拢过来。 我看着这些矿工的孩子想,他们长大是否又会走上父辈那条“没有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