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8日6.43分,帝都首次启动红色预警。黎明中的灰蒙蒙雾霾天气让人感觉压抑喘不过气。在京城体育场北路,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工作, 他们大都不戴口罩,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尘土飞扬的"十面霾伏"工作环境了。

2015年12月19日6.23分,第二次红色预警。这几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是国贸建筑工地的架子工,他们成年累月在露天劳作,也从来都不戴口罩。

2015年12月8日7.14分,首次红色预警。透过国贸附近建筑工地的大门往里看,工人们在集合,这是上班还是下班, 按“红警”要求工地是要停工的。

2015年12月19日7.29分,第二次红色预警 。天安门广场,人们在争先观看升国旗。由于连续的雾霾袭扰,来京旅游的游客也明显减少。

2015年12月19日7.27分,第二次红色预警。天安门广场,这家人领着孩子观看升国旗时给孩子戴口罩,孩子大喊大叫就是不愿戴, 弄得大人着急没有办法。幼小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其受到雾霾的伤害是很大的。

2015年12月19日8.34分,第二次红色预警。南锣鼓巷胡同里,居民们还是与往常一样,在胡同里遛弯、赶集或匆匆赶路上班。

015年12月19日8.51分,第二次红色预警。持续的雾霾让住在南锣鼓巷胡同里居民大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莫名其妙的急躁、压抑连做饭都懒了,这位王女说:“我这些日子,特不愿干活,天天出来买饭”

2015年12月8日8.02分,首次红色预警。国贸桥东,来CBD上班的白领们大都住在通州甚至河北燕郊,每天都要挤车赶路,
遇上雾霾极端天气,更要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地往返于上下班的路上。

2015年12月8日8.48分,首次红色预警。雾霾中,“呼吸”成为所有人的一件难事,这位女孩并没有戴口罩,途中还喝着饮料,但从她无奈的表情给人留下太多联想......

2015年12月8日8.08分,首次红色预警。国贸东,上班人群中,这位小伙子戴的口罩很新颖。面对雾霾,人们无奈地被迫学会保护自己,于是五花八门的防PM2.5口罩应运而生。

2015年12月8日7.32分,首次红色预警。国贸桥东,上班人群中一位女孩突然感觉不舒服,靠在宣传板旁休息。有关专家说过:“持续的雾霾天气与环境会让人感觉焦虑、压抑和身体不舒服”

2015年12月14日7.42分,首次红色预警结束。中小学开课,在朝阳区实验小学门口,一位家长送孩子上学,而孩子被家长捂得严严实实。幼小的生命对与突然而来的雾霾也是似懂非懂,好像从出生开始,戴口罩就是她人生经历的程序。

2015年12月19日9.22分,第二次红色预警。在南锣鼓巷,一位戴着口罩的女孩从宣传板前走过。背景板上的醒目大字,视乎在告诉人们什么.....

2015年12月20日11.21分,第二次红色预警。工人体育场门前,一位年轻人在调试自己的口罩。面对雾霾顽凶,人们别无选择,只能戴口罩抵抗,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却失去了一部分自由呼吸的权力。

2015年12月20日11.39分,第二次红色预警。中小学停课,也有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家太孤单便带着去娱乐场所玩耍。

2015年12月9日10.55分,首次红色预警。一些高校也停止上课让学生们在住宿自习,然而,这几位大学生还是结伴来到三里屯商业区 游览。

2015年12月9日11.07分,首次红色预警。中小学停课,而一般公司都没有这个待遇,这几位公司职员戴着口罩去参加公司组织的室外活动。

2015年12月19日7.35分,第二次红色预警。戴口罩的女孩在赶路上班,抵抗雾霾,人们将自己的大部分脸包裹在各种材质的口罩中,尽力不让PM2.5过多的进入自己的呼吸道与肺里。

2015年12月19日16.42分,第二次红色预警。三里屯SOHO,大孩子们在雾霾中玩滑板,其中一位孩子腾空跃起玩的好开心。

2015年12月19日16.56分,第二次红色预警。在体育场北路下班人群中,有人举牌招贤纳士,不少人停下脚步围观。

2015年12月22日17.45分,第二次红色预警。持续重度雾霾袭扰,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到处都是灰蒙蒙一片,能见度不足300米。 体育场东路,行人在拥挤的汽车空隙中穿过。

2015年12月22日17.49分,第二次红色预警。体育场东路公交站,一对情侣趁着雾霾缭绕不被人注意时亲昵起来,这一幕在寒冬中更显温暖之情,路旁突然有人说:“中国式亲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