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三道堰镇徐堰河畔彩绘田园

    徐堰河从新民场镇进入三道堰镇,与柏条河相距不远,并行东南流。一年多前,三道堰镇在徐堰河上游打造了一个“彩绘田园”的湿地观光风景区。 彩绘田园有两座塔楼观赏湿地和徐堰河风景,景区遍种各种山野花草,林木森森,风景迤逦。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绿道穿过景区,骑游的青年纷纷悠闲而过。 从彩绘田园沿河下行,可到三道堰镇罗家桥,进入徐堰河双虹桥景区(2017年6月我做了详尽的报道)。

  2. 发布

  3. 发布

    郫都唐昌战旗村

    唐昌镇战旗村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三市县交界处。战旗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近一年多的建设,现已初步完成了“两区”,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新型社区;“一中心”,即文化活动中心;“两改造”,即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和村容村貌改造的“二一二”工程。展望未来,该村将继续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型社区建设狠抓“土地流转”这个重点,形成村、企、农互动,良性循环发展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作模式。

  4. 发布

  5. 发布

  6. 发布

    春游都江堰

    都江堰水润天府,秦蜀郡太守李冰代领百姓修建了千年古堰,造就了富裕的川西沃土。 每年清明节都江堰都要举办盛大的放水节,今年我提前到都江堰看了放水节祭祀彩排。(放水节盛况请参看前报道的2016《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从都江堰灌口古镇,乘公交车沿都江堰市到成都市沙湾的沙西线,沿途观光了都江堰市的农村春天的田野。到郫都区唐昌镇的战旗村。

  7. 发布

    成都市第五十四届花会

    成都市第54届花会于3月17日至4月15日在成都文化公园举办。本届花会以“同心共筑中国梦、百花喜迎八方客”为主题,充分利用市民参与性强的元素,打造轻松欢快的赏花氛围,增加市民参与性、幸福感和获得感,围绕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工作的开展,在花会中融入“全域增绿”工作内容,让市民切身感受“全域增绿”带来的环境变化,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可欣赏花种:有传统花卉:牡丹、玉兰、梅花...

  8. 发布

  9. 发布

  10. 发布

    锦里万圣节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Saints' Day)。 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天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

  11. 发布

  12. 发布

  13. 发布

  14. 发布

    锦里圣诞节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 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

  15. 发布

    老外在成都锦里

    成都锦里是开放的,每天都有不少国外游客到此观光,被成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川味小吃所吸引。 也有外国人到锦里来练摊卖艺,锦里吸收商家要求苛刻,要求有独特性,但也不拒绝老外进入。

  16. 发布

  17. 发布

    水上锦里好风光(二)

    锦里的秋色依然美丽。 锦里向武侯祠园林区发展扩建,不仅打造了水上风光,而且还增添了人文景观:如阿斗井、凤仪亭和宋代石刻廊等。群贤堂内有文物和盆景展,有时可从锦里进入,有时从三义庙侧进入,春节期间前后门相通。

  18. 发布

  19. 发布

  20. 发布

    夜游锦里古街

    锦里——成都知名的步行商业街,由一大片清末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组成,拥有数量众多的酒吧、餐饮名店,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 傍晚的锦里显得格外热闹。这是一个将古代的书卷气与现代的都市气结合的最神奇的地方,你无法感受到任何一丝的违和,即便是吹糖人的摊子旁边便是唱着清俗民谣的酒吧;即便是挂着灯楼的小院里却卖着可口的炸鸡。或许是从小便听着成都人的故事,或许是心里早已将这个地方描述为一个天...

  21. 发布

  22. 发布

    成都锦里古街游(二)

    锦里大戏台节日有义演活动,舞台西侧是锦绣馆有不少精美的蜀绣作品,舞台东侧是金竹轩陈列了不少竹编竹雕工艺品,舞台下也有几家民间技艺的摊位:皮影、民乐、米上刻字等。 从大戏台下进入四方街,街头有阆中的张飞牛肉,游客纷纷与“张飞”合影;街中有泓韵筷子,诸葛连弩,不妨试试能射中靶心;街尾有南充的卓尚坊,可参观缫丝、丝织、丝绵被等制作工艺。 四方街主要是一条酒吧街,喝酒点歌听音乐,过夜生活到深夜(后续报道)...

  23. 发布

    成都锦里古街游(一)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一期于2004年10月31日建成开放,茶馆、戏楼、酒肆、手工作坊、工艺品摊点、美食小铺遍布街区,热闹亲切,...

  24. 发布

    武侯文化活动

    武侯夜话品一杯香茶,听一场讲座,享受最丰盛的文化晚餐。每周五晚七点半是《李志·微三国》时间,网络红人,拥有众多粉丝的成都武侯祠金牌讲解员李志, 在现场散打三国。作为一名三国文化爱好者,从保安到讲解员再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甚至做客综艺节目,与郭德纲同台对侃,成都武侯祠金牌讲解员李志的经历可谓传奇。熟悉李志的朋友都知道,他对三国故事的演绎那是相当厉害。李志评书式的语言,还有他对三国故事独具个人风格的...

  25. 发布

    夜游武侯祠(二)

    “2012夜游武侯祠”,特别设置了许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游览内容,让游客在夜游时段,领略更多的精彩,感受多姿多彩的艺术。 百戏大赏:汉代百戏,精彩纷呈,更以杂耍、魔术最为出彩。“2012夜游武侯祠”便将这传统娱乐项目呈现给游客。夜幕降临,舞台点亮,好戏登场:金钱板、木偶戏、变脸吐火……最川味的民间艺术;杂技、魔术、宫廷舞……最蜀汉风情的娱乐表演。游客在随意游览景区的同时,就能近距离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川音川艺。

  26. 发布

    夜游武侯祠(一)

    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全国首个博物馆晚间开放活动——夜游武侯祠,2012年6月10日再度盛大启动。经过多年培育,“夜游武侯祠”成为武侯祠博物馆继成功打造锦里、成都大庙会之后,又一张较为成熟的“成都文化品牌”。如今这个品牌活动不仅吸纳了关注的目光、参与的人气,还渐渐展现出从文化品牌到文化平台的力量。昨晚“2012夜游武侯祠活动”盛大启动,夜话、夜赏、夜韵、夜奇四大板块百花齐放。 “2012夜游武侯祠”,特别设置了许多动静结合...

  27. 发布

    游武侯祠赏花观景

    游武侯祠不仅能了解蜀汉历史和三国故事,欣赏古典建筑和雕塑篆刻,而且可以赏花观景。 红梅报春来,玉兰吊英雄,郁金香艳丽,海棠分外红,夏荷出污泥,桂花萦怀香。奇花和异草,翠竹柏森森。

  28. 发布

    武侯祠海棠盆景迎春展

    海棠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 2011年春节大庙会期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了第18届海棠盆景迎春展。游客在群贤堂、听鹂苑、孔明苑及文物区游览通道上都能欣赏到特别摆放的盆栽铁脚海棠,更有满枝丫的土栽铁脚海棠喜迎八方来客。 800余盆栽铁脚海棠及川派盆景,更有满枝桠的土栽铁脚海棠,再配以4万余盆时令花卉,让市民在大庙会期间能感受节日的火红热烈...

  29. 发布

    武侯祠三国文化陈列

    三国文化陈列馆在成都武侯祠的一角,面积不算很大,里面主要介绍是三国时期有关民间和战事的事情,很多文物记载着鲜为人知的事情。 这里主要是采用实物、半景模型、灯光特殊处理等创新艺术形式,来形象地再现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方面情况。陈列的艺术设计用色准确、协调,有着浓浓的巴蜀风格,文化氛围浓厚。 馆内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成都地区出土的最大的陶马。看了介绍,知其高约11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3厘...

  30. 发布

    大栅栏扫街

  31. 发布

  32. 发布

    汉昭烈庙、惠陵和三义庙

    汉昭烈庙,即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而建立的庙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大门牌匾上有清代刻挂的“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进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有唐碑和明碑。二门,有清人吴英立手书“明良千古”的牌匾。 过二门,可以见到“文华辅国”文臣廊和“武雄知兵”武将廊,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平,便...

1 ... 32 33 34 35 36 ...
  共111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