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illa Wei
文字整理:凌寒
自去年初不小心加入了星光族后,与圣地亚哥的团队及摄友们多次外出,足及了加州的优胜美地、新墨西哥州的梦之谷,碧丝台等地,拍摄星河夜景,实践之中积累了不少拍片的经验。应摄友之邀,现将我们拍摄星光片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的经验作一简单的总结和介绍,与摄影爱好者们分享。
首先,我想说的,摄影不仅仅是一门对大自然精取升华的艺术,它也同样是对我们摄影者吃苦耐劳意志的一个历练。一张美丽的图片常常需要很多努力,除去跋山涉水,还要起早贪黑,废寝废食,这种艰辛也常常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得一分收获,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图一〉是我今年二月在非洲拍摄的。根据PlanIt(下面我会对它做解释)的计划,银河会在早上三点多出现,为了这异国他乡的草原之夜,再早再苦也承担得起。在杰夫老师的特意安排下,那天早上三点我们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我先拍了银河,启明时分,我又拍得了前景。片中的马赛人是我们的司机,他的姿势是典型的马赛人的站姿:挺拔而自信。试想,如果我们不能忍受起早的痛苦,就不会得到这样的片子。
〈图一〉草原星光 - 马赛马拉大草原的拱形银河
那么,究竟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才可以拍到如此这般壮观的星河之夜呢?下面我就这一整个准备过程做一介绍。
一、前期准备
设备
相机:任何可以手动操作、噪音低的单反或者无反相机。
镜头:最好是广角大光圈镜头。如:佳能16mm–35mm F2.8。
三脚架:星光片一般都需要长时间曝光,一个稳定耐用的三脚架非常重要。如果你真的爱摄影,想拍出高质量的相片,那么Really Right Stuff (RRS) 的脚架和云头就是一个佳选。
快门线:快门线选择定时的或不定时的都可以,但是,是必须的。
手机应用: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手机应用是 Planit for Photographers,用它来协助作计划,找星河与构图。其特点是快速,准确和可靠,我们简称它“PlanIt”。PlanIt可在Google Play Store和Apple App Store购买下载。因为该应用是圣地亚哥摄影师乔文杰 (https://tuchong.com/401311/) 开发的,所以我们圣城的摄友们昵称之“乔软件”。
GPS和指南针:手机的GPS定位功能足够好了;手机的指南针也可用以指方向,但常常不够稳定和准确,所以为了确保清楚的方向,我们采用了军用指南针。
计划
要拍得一张好的银河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计划。计划通常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先想好要去的景点和星河构图,然后用Planit找出可以拍到这一构图的最佳时间和地点;另一种就是有了地点和时间,用PlanIt预测和计划在此地此时可以拍到的景致。
第一种情况,我们计划去优胜美地的Glacier Point 拍摄拱形银河,然后在PlanIt中,根据那里的地形,找到理想的银河构图方位,再计算出来拍摄的最佳时间,如〈图二〉。由于拱形银河的横跨度约为180度,需要拍摄多张加以拼接才可完成。这种方法叫Panorama, 或简称为pano。在拍pano时,根据镜头的焦距和前后两张照片之间重叠的百分比,我们还可用PlanIt来计算出需要拍出的张数来。
为了拍到优胜美地Glacier Point的拱形银河, 我们第一次去是去年四月份,但因当天突然下雪,路被封而未能如愿。六月份时,我们再次前往,终于拍到了。
〈图二〉 幽谷星桥 - 优胜美地Glacier Point拱形银河
第二种情况,是在给定的时间和给定的地点,然后用PlanIt做计划,预知在某一点,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拍到什么,哪几天可以拍得到。去年十一月我们计划去碧丝台,启程前,圣地亚哥的摄友,也是Planit达人ccnbbc用PlanIt帮我们做好了一个适时计划。尽管十一月份银河的可拍摄时间很短,并且不是在新月期间,她还是帮我们找到了拍拱形银河的机会。〈图三〉是同去碧丝台的湾区摄友,毛子拍摄的银河。这张照片摄于滿月刚刚落下,朝阳即将升起的黎明时分。那天可拍摄银河的时间窗口只有20分钟,由于事先做好了计划,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充分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进行拍摄。毛子可以在如此狭小的机会,拍摄到如此美妙的拱形银河,是因为PlanIt的有效准备,而“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图三〉碧丝台拱形银河 - 毛子摄
踩点
拍夜景要在天黑之前把拍摄的地点和支三脚架的位置先选好,同时也要把构图和拍摄方案设计好。如〈图二 〉,优胜美地Glacier Point的拱形银河,我们下午很早就去踩点,根据PlanIt中的构图找到了理想的机位。因为这张图片需拍5-6 张拼接,踩点中最好试拍一下。
有时候因为没有去过某个地方,做计划时并不知道会有什么前景。但是,由于我们提前知道了当天可拍银河的时间和方位,所以可以到了那里,再就地选前景。如〈图四〉,那天的天黑是六点钟左右,七点月亮就要出来了。从PlanIt上看,这个时间段里银河是在方位角233度,我们就根据这个方位来找合适的前景及构图。这个时候指南针就派上用場了。机位找好后,最好用一些标记,比如用小石子,把三脚架的位置标好。否则,再回来拍摄时会忘记找好的位置。
〈图四〉 银汉夜顾外星城 - 梦之谷Alien City
二、中期拍摄
夜晚拍摄的要点
对自己的相机操作要熟悉,知道如何在黑暗中不打灯的情况下架相机和调整设置。因为拍夜景时往往不是你自己在拍,当有其他摄影师在附近,任何小小的灯光都会破坏别人的照片,即使是红灯也会影响别人。如果实在需要打灯,与其他摄影师商量后再打灯,或离开人群背过去打灯调整。
拍星轨和银河时对焦往往对无穷远。所以最好是在白天或者天亮尚能看清物体时对远方物体聚好焦,然后记下来刻度的位置。这样拍银河时把刻度放到那就行了。
拍拱形银河的pano 片子时,重叠部分要比普通的pano 大些。一般的pano重叠部分有35%就可以了,拍银河pano时可以达到40-50%,这样后期接片相对容易些。另外拍摄的时候尽量多拍几组以防pano 拼接出问题。
拍星空片一定要用RAW 文件格式。这样后期处理时可有调整空间。
拍摄前景
记得有一次,网上的一个粉丝在我的照片下留言,说我是世界顶级星空摄影师之一,因为他觉得我在黑暗中都可以把前景拍得那么清楚。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不知道许多星光片的前景与星空是分开拍摄的,而且其中大多数前景是在天不黑的时候拍摄的。有些摄影师也会用光绘技术来拍前景,但我本人还是偏向于用自然光。我认为自然光的好处在于:
1、 光绘的技术很不容易掌握,试验多次光总是不均匀,后期处理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调整。采用自然光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光绘法也不乏用武之地。
2、 很多时候光源的方向是从前面或侧面来的,特别是九、十月份,当太阳落山与银河先后会在同一方向,我们可以借助落日余晖。如〈图五〉,拍的前景就是太阳下山后的余晖打到了头骨上。拍银河时,银河正好也在同一方向。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好像头骨上的光是从银河打过来的, 使照片蒙加了一层神秘的感觉。如果是光绘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3、有些场景太大,没法打灯光。比如〈图六〉的马蹄湾,用再大的灯也不可照亮谷底。
〈图五〉 孤魂余晖 - King of Wings 银河
〈图六〉踏星归来 - 马蹄湾(Horseshoe Bend)银河
我们拍前景通常是在太阳下去后的blue hour里完成的。每拍一张片子,先把前景拍好,然后在原地等银河出来,升到预定的位置后再拍银河或者星轨。有的时候也会是先拍银河,等日出前的blue hour时拍前景. 这些都是在Planit里根据不同的情况计划好的。
拍银河
拍银河时首先要遵循500规则,就是说曝光时间乘焦距不能超过500,否则星星就会变成星轨了。比如镜头的焦距是16mm, 曝光30秒,那就是30 x 16 = 480;如果焦距是24mm, 那么曝光时间就要缩短到 20秒了。上面是针对全副相机的。如果是半幅还要乘以系数(crop factor),算起来就复杂些。PlanIt里有这个功能,给出相机传感器类型和焦距,它可以算出最长的曝光时间。
另外,现在星光拍摄比较流行 Expose To The Right (ETTR)。就是说,曝光要稍微过曝一些。这个原理和杰夫除噪流程的原理是一样的。这种曝光方法可将更多明亮度较低的星星和星云记录下来。我们拍银河时,如果用焦距16mm,速度30秒,光圈2.8, ISO 则设在3200左右,有时甚至会达到6400。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在某些时候还是需要光绘,尽管不容易掌握。在运用光绘时,最好把光调暗些,或者用一个浅棕色的纸巾把电筒包住,这样打出来的光比较柔和,效果会更近于自然光。如下面的〈图七〉,我们是在 White Pocket 拍摄的。因为那天晚上下雨,等云散后银河的角度已不在我们事先计划好的位置上,先前拍好的前景就不能用了。于是,我们重新调整机位构图,用手电筒将前面的岩石打亮,采用光绘法来获取前景。这张照片显示出了光绘用在小前景上的优越性:由于前景与银河是同时拍的,小水泊中的银河倒影为这张片子增色不少。
〈图七〉镜泊星河 - White Pocket银河
拍星轨
拍星轨时首先要根据前景找准方向。如果要拍圆形的星轨,就要找到北极星,然后根据北极星的位置来构图。〈图八〉显示北极星的位置,在正北方,左边是北斗七星(红色箭头)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顺着勺子开口方向就很容易发现北极星Polaris,右边像W 形状的星座是仙后星座(绿色箭头)。这两个星座都非常明显,北极星就在这两个星座之间,有时候其中一个星座会在地平线以下,看不到。夏天时根据用北斗七星会很容易找到北极星,但是在冬天,天黑时北斗七星还没有出来,就需要靠仙后星座来找北极星了。
〈图八〉星座在PlanIt中的位置
找好北极星就可以用它构图了。〈图九〉的前景是在blue hour 时拍的。照片中毛豆用手电照着北极星,这样使星轨的中心正好与光柱对齐以表现人与宇宙的一种交流。
〈图九〉心有灵犀 - 土豆岩(Potato Chip Rock)星轨
如果构图方向不在正北,可以用PlanIt计算出星轨的大概方向和长度,然后再看怎样与前景配合。比如〈图十〉,星轨的弧线正好是从右上到左下,好似小鹰顶着风暴飞翔。
〈图十〉骤雨雏鹰 - King of Wings星轨
拍星轨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长曝十五分钟,这样一张就可以拍出星轨,如果要圆形只需要多拍几张,然后合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次成像,方便,但是曝光参数不容易调整。另外拍照时往往有其他人的影响,比如有车开过,有人打灯,或者曝光过度或不够, 一但意外发生十五分钟就浪费了。
另外一种方法是连续拍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然后合成。拍摄的设置是f/2.8,ISO 800, 速度30秒,对好焦后先拍一张,然后根据亮度调整ISO. 我们拍星轨的经验是不能曝光过度,否则星星太多做出的星轨太密太乱。设置对焦都弄好后,相机设置为连续拍摄,然后把快门线上的按钮往上一推,相机就开始连续拍摄了。一般拍十五分钟就可以生成看上去不错的星轨,如果想要形成一圈星轨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三、后期处理
因本人水平及篇幅有限,这里只是把后期处理的流程及要点简单介绍一下。处理中的具体操作请参照后面提供的网上免费的教程连接。
银河后期
如果是多张连接的,先把前景和银河的片子分別连接好。连接pano 时可以在Lightroom 里,也可以在Photoshop 里完成。但我个人比较喜欢用Photoshop 来拼接, 因为许多时候在Lightroom 里接不好的片子在Photoshop 里可以顺利完成。
在Lightroom 里选择前景和银河的片子,然后选择"Open as Layers in Photoshop"。
在Photoshop 里,先选银河的Layer,再选 Camera Raw filer,然后按Lightroom 银河后期处理的教程调银河。这一步也可以在Lightroom 里直接做。
如果银河做好后觉得银河还不够突出,参照Photoshop 银河后期处理的教程中加蒙版的部分调亮银河。用这种方法要适当,否则银河就成了火腿肠了。
调整前景的Layer,然后用Quick Selection Tool 把前景抠出来做成一个蒙版(mask),如果前景边缘不干净,用Refine mask 的方法清理边缘。
把前景和银河叠加到一起再做最后调整。
银河后期处理的要点
如果会用Luminance Masks 的技巧,在简单地调整银河后做一个拷贝,然后再调整银河。银河调整好后先除噪,然后加Luminance Mask把星星从原版上加回来。这样做出的银河比较干净利落。
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前景和银河没有分开拍,这时需要通过Shadows的亮度来平衡银河与前景。另外还可以在Camera Raw Filter 里用 Adjustment Brush 把前景刷亮。比如〈图十一〉,因为当时没有来的及拍前景,另外太多的树也不太好做蒙版,所以用刷子把前景的树与草地刷亮了。
当把前景与银河叠加后在交界的地方会看到紫色或其它颜色的边,这个通常是镜头的偏差产生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参照网上的清除Chromatic Aberration教程来清除这些色边。
〈图十一〉千年知己今又逢 - Bristlecone Pine Forest 拱形银河
Lightroom 银河后期处理的教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9t3H2Ck29k
Photoshop 银河后期处理的教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AmP7A_x6c
清除Chromatic Aberration 的教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5KyOOZmA8
拍摄银河pano及后期处理的教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yaoVIA8Oo
星轨后期
在Lightroom 里先把连续拍的星空片简单处理下,比如调对比度和亮度。如果星星太多可调暗点,这样不置于出来的星轨太多太乱。
选择所有的星空片,然后选择 "Open as Layers in Photoshop"。
在Photoshop 里,选择所有的Layers, 除了最后一个,然后把Layer Mode 換成 "Lighten", 这样星轨就做成了。
因为拍星轨时可能会试片拍摄的时间不连续,有时会看到有些不连续的星星,这时可以在星空片子的两头,特别是前面拍的Layers turn off。
星轨做好后把形成的片子存起来。
在Lightroom 里,选择前景和星轨,然后选择 "Open as Layers in Photoshop"。
在Photoshop 里,把星轨Layer 放上面,前景放下面,然后选择星轨的Layer, 把Layer Mode 换成"Lighten". 这样星轨与前景就叠加到一起了。
如果前景是在拍星轨之前拍的,星星与星轨会不连接。这时就需要把前景上的星星除掉。有时要用"Spot Healing Brush Tool" 把星星一个个地擦掉。
星轨也可用网上免费下载的软件来做。有时我会用Startrails来做星轨,因为它不但能做星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把星轨的一头粗一头细的彗星效果。比如上面的〈图十〉就是用这个软件做的。
以上只是对摄影星空技巧的简单介绍。如果你对星空摄影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可以通过网上查找更多的资料来学习。今年的星空摄影季节很快就要开始了。在这之前建议大家多练习并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经验来。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拍出更多更好的星空片。
在这里要感谢圣地亚哥团队的各位摄友对我的一贯支持和帮助,并且对这篇文章提出的宝贵意见。特别是摄友ccnbbc,在我们每次外出之前都给我们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这次她还花了许多时间帮我修改文章,在此特地表示感谢。
有关前景的问题想说明一下,现在己有许多星空摄影师开始使用摄影棚灯光的技术来打亮前景。最受欢迎的星空摄影师是 Wayne Pinkston。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inks2000/
另外有读者问到如何使用Planit 手机应用的问题。下面是乔文杰的视频教材给大家做参考。
PlanIt中文教学工具部分
PlanIt中文教学星历部分
如果你希望看到文中的大图,可以用以下的连接找到我个人的网页去看:
https://www.flickr.com/photos/wei_willa/
https://500px.com/willawei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