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傣语称为“播帕”的佛事活动。播帕,即升和尚,将适龄出家修行的男童送入佛寺,在佛像前诵经受戒,正式出家修行。   俗人出家升为和尚,要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准备出家当和尚的男童,要预先到佛寺内当一段时间“科永”(预备和尚),学习佛教礼仪,接受修行前的教育。在正式出家前夕,聘请一位傣语称为“波卧”的教父,由教父为其置办一套黄布袈裟,一顶小圆帽和出家修行必需的用具。至全寨举行播帕佛事活动之日,“波卧”便把“鲁皎”(准备出家的男童)接到家中,举行家宴,对其表示祝贺,并将所置的袈裟,圆帽等礼品送给“鲁皎”,将“鲁皎”打扮一新。让“鲁皎”骑上高头大马,由亲戚、长辈簇拥着送进佛寺,集体在佛祖像前诵经受戒,升为小和尚,正式出家修行。   小和尚在佛寺内一边学习傣文,一边接受教规、教义教育。当学会傣文,能熟练诵念《爹特》经后,由寺内佛爷为其诵经晋升为大和尚。大和尚除自己钻研、抄写佛经外,还要教小和尚傣文,指导小和尚诵经。年满20岁以后,如果不违犯教规、戒律,对佛教佛经钻研较有成效,经本寺大佛爷认可,可晋升为小佛爷。小佛爷要认真学习有关佛爷的修养、戒律和佛经,熟读佛教理论,按佛教理论认真修行,等待晋升机遇,至本寺大佛爷空缺时,经中心佛寺主持祜巴认可,可升为大佛爷。大佛爷年过40岁,德行高、精通佛教经典者,经信徒推荐,当地召勐(土司)认可后,可以晋升为祜巴。祜巴之上还有沙弥、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帕召祜等可逐级晋升。   从大和尚晋升佛爷,必须在中心佛寺的“波苏”内诵经,举行晋升仪式,将黄布袈裟更换成长方7块,横方9块拼缝的袈裟,这种袈裟,傣语称为“帕拉纳”。每次晋升都要举行晋升仪式,更换不同规格的袈裟、食具、用具,信徒还要向晋升者朝拜。 祭拜

祭拜

祭拜

祭拜

祭拜

祭拜

长辈为升和尚的孩子化妆,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长辈为升和尚的孩子化妆,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亲朋好友都要来拜望和祝福。

亲朋好友都要来拜望和祝福。

在寺院的场子摆上丰盛的午餐供前来参加活动的亲朋好友用餐。

在寺院的场子摆上丰盛的午餐供前来参加活动的亲朋好友用餐。

用餐的场景很是壮观。

用餐的场景很是壮观。

奶奶的祝福。

奶奶的祝福。

奶奶的祈祷。

奶奶的祈祷。

亲朋好友的祈祷。

亲朋好友的祈祷。

亲朋好友撒米祝福。

亲朋好友撒米祝福。

升和尚的孩子们坐上花轿。

升和尚的孩子们坐上花轿。

吹吹打打,颠颠簸簸围着寺院转,越疯狂越吉利。

吹吹打打,颠颠簸簸围着寺院转,越疯狂越吉利。

进寺院需要干爹背,孩子的脚是不能落地的。

进寺院需要干爹背,孩子的脚是不能落地的。

进入寺院大殿。

进入寺院大殿。

受戒仪式

受戒仪式

祈祷祝福。

祈祷祝福。

受戒仪式

受戒仪式

家长叮嘱。

家长叮嘱。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更换袈裟

成为和尚

成为和尚

第一次在寺院用餐

第一次在寺院用餐

从今就是出家的和尚了。

从今就是出家的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