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腾冲界头,这里云雾缭绕,风景如画,是一个被山水灵气所蕴养的地方。除了风景漂亮之外,界头还有古老的手抄纸文化。徐悲鸿大师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腾宣”即是腾冲所产的宣纸。腾冲可以产出上品的宣纸,是因为腾冲界头中北部地区的高黎贡山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灌木植物,叫构树。构树夏天开花,秋天结果,生长速度快,有着厚厚的树皮,长到一定高度就会自然死去。如果将大的采去,小的就会长得更快。一般在春末和夏季采伐剥皮后,将树皮表面薄薄的褐皮剥去,晾干,即成最好的造纸材料。相传,明朝正统年间(15世纪中叶),麓川土司反叛朝廷,占领腾冲。朝廷派蒋贵率军15万征讨平定,并派军队驻扎下来。驻扎的军人中,有一姓龙的粮草官,来自湖南武陵(常德),家里一直从事造纸业。复员后,他在界头娶妻生子并定居下来。发现了构树皮可以用于造纸,于是就开了造纸作坊,制造土白纸并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土纸制造的工艺较为复杂,流程大致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用木制蒸笼将干构皮蒸熟。 第二,将其放进水塘用石灰水浸泡,使之腐烂、增白。 第三,用木碓将其捣碎。 第四,放进大木缸里加水和其他原料搅拌成纸浆。 第五,搅拌均匀,稀稠适中,再用竹帘(按纸厚薄要求,可厚可薄)抄起,翻转,使纸滑落在旁边的竹制篾垫上,如是堆叠了几百、几千张后,让水分自行往下析出。 第六,待水析到一定程度,再将纸垛放到木榨上施以高压,挤出余下水分。 第七,将纸分张贴在经过粉刷的土墙(背面烧火)上烤干。 第八,取下堆叠成垛,用平板压即成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