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有个木雕村 提到剑川木雕,就不能不提到狮河村,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木雕村。“家家户户做木雕,老老少少齐动手”就是对狮河村的真实写照。狮河位于剑川坝东南端距县城11千米,由上河、下河、官登三个自然村组成,属甸南镇的一个行政村。因其东靠狮子山,西临剑湖,依山傍水,河道纵贯,古树成荫而得名。这一切都是我一个来自剑川的朋友告诉我的。 狮河村木雕历史久远,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尤其是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俱,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出龙、凤、狮孔雀、梅花等传统图案,制成桌、椅、茶几等,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富于民族特色,既实用,又华美。 狮河木匠艺人从事房屋装修和木器制作,都掌握了一手木雕绝活。改革开放后,随着木雕生产在剑川的蓬勃发展,从小就开始学习木雕的狮河人也不甘落后,一大批家庭手工作坊纷纷兴起,叮叮当当的声音响遍了整个狮河,在当时,狮河村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从事木雕制作,农闲的时候,妇女们也提起斧凿,操起木匠活来帮着做事,难怪人们都说,狮河村是家家户户加工,人人都是巧匠。 狮河木雕工艺极为精细考究,分线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漏雕、镂雕等,最好的已达五层镂花水平,其技艺令人惊叹不已。其产品以木雕格子门窗、屏风、挂屏、古建筑构件、旅游工艺小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主,图案内容有人物仕女图、四季花卉、山水盆景、花鸟鱼虫、狮鹿虎象、龙风基庶麒麟、琴棋书画、博古陈设、民间传说故事、福禄寿禧吉祥文字等,其中最能体现狮河木雕特色的要数“渔樵耕读”、“文房四宝”、“二十四孝”、“十八学士闹梅花”、“渔樵耕读”、“文房四宝”、“二十四孝”、“十八学士闹梅花”等以读书习礼为内容的木雕图案。这些精巧的木雕图案,把儒家文化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开发当中,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剑川白族人民勤奋好学、尊师重教的儒家思想。 带着一种崇敬之心,我左寻右问地走进狮河,专程拜访了狮河木雕工艺协会会长、木雕大师张月秋先生。张月秋哥三个都是当地出了名的木雕大师,大哥张月堂,二哥张月松,张家祖上就是做木雕的,到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做木雕了。 我不想一一陈述张月秋的木雕业绩,我只知道他和二哥1995年为北京天坛修复“龙椅”,只知道他的作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120多个国家,只希望他的这门手艺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