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摄影书房

16859588.jpg

“摄影书”到底是什么?是否只是美术馆或画廊展出的摄影作品的配套画册?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如今,摄影书的概念早已被大大扩展:作为一件完全独立的作品,它为影像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成为一种文化载体。

数据显示,2016年出版的摄影书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和书展也推动着不断蓬勃的摄影书文化。图虫「摄影书房」亦持续进行着摄影书征集,以采访、展览和出版等多种形式,促使更多优秀的年轻摄影师们的作品进入专业视野。

那么对于一本成功的摄影书而言,哪些方面是重要的?

摄影作品的独特性和思想性当然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图片编辑的逻辑性、精巧度,制作材料的选择(如纸张、装订、封面、包装等),书的整体设计(排版形式,页数等),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而在一本书的出品过程中,摄影师/艺术家与设计师、图书编辑以及出版人(社)有着怎样的关系?不同领域的文化从业者如何能够合作创作摄影书?在数字化时代,摄影书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近日,第八届卡塞尔摄影书节正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特别展。作为摄影书节的启动活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举办了一场沙龙讨论。我们记录下了其中的一部分精彩对谈。



“摄影书”到底是什么?

主持人:鲁小本

本文对谈嘉宾



荣荣

(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 

16859589.jpg



言由 

(独立出版机构“假杂志”创始人)

16859586.jpg


我们为什么要做“摄影书”?


“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建议大家自己动手,

有可能一部好的摄影书就由此诞生了。

—— 荣荣


“我已经有点厌倦摄影作品在网络上的呈现,

那种方式已经显得有些无聊,不能更进一步了。”

—— 言由


主持人:一本好的摄影书有两个重要元素:好的摄影作品和设计元素。通过这两个元素的结合,来讲述一个故事,而不仅是对摄影作品的简单集结。

荣荣是在中国第一位做摄影书的人,当时的作品叫《新摄影》。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您制作这本书是怎样的过程和感受呢?


荣荣:我对摄影书有独到的偏爱。在九十年代初,中国摄影书可以说是一片空白,那时候几乎是没有条件做书的。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用复印机来打印照片,用手工的方式把它穿制起来,也就做成了《新摄影》这样一本杂志。

1996年到1998年,我们用手工复印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当时只做了二三十本。但是现在看来,这本书的影响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很多艺术家,比如郑国谷、邱志杰、 蒋志都是第一次用摄影的媒介在这本书中发表作品。

16859598.jpg

16859588.jpg

△ 第八届卡塞尔摄影书节展出的优秀作品


荣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摄影书。

摄影书其实是摄影家作品的一部分,因为摄影家拍摄很多作品,但是在展览时展出空间是很有限的。比如说我在九十年代初作品根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更不要说去办展览,但是我又很想把作品跟观众和朋友去交流,这时该如何去整理你的作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自己动手。

现在的条件要比以前好太多啦,现在有电脑,有打印机。我记得我们以前做的时候要抱到国贸去打印,彩色的打印是有严格的限制的。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建议大家自己动手,有可能一部好的摄影书就由此诞生了。

16859599.jpg

16859601.jpg


△ 第八届卡塞尔摄影书节展出的优秀作品


主持人:摄影书市场在不断地扩大,年轻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诉说故事。现在摄影书也做得很民主化。言由先生是从四五年前开始做“假杂志”这项事业的,当初有没有人觉得你想做摄影书这件事很疯狂呢?因为现在我们通过网络甚至微信都可以传播照片了。

言由:我做摄影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很纯粹地从我自身出发,我觉得国外有那么多好的摄影书,为什么看不到我们国内很优秀的摄影师的作品做成书的样子,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动手去做,我做五百本,看看有没有跟我有共同需求的人一起来承担出版经费。

第二个原因是,我之前一直在做博客,就是网络的“假杂志”,那时候也没有微信微博,但是我已经有点厌倦摄影作品在网络上的呈现,那种方式已经显得有些无聊,不能更进一步了。所以我想到了用实体书去呈现。

16859602.jpg

“假杂志”出版计划第15本书,陈哲的《蜜蜂和可承受的》,

在2016卡塞尔摄影书奖中获得年度摄影书大奖。


16859603.jpg

16859604.jpg


16859605.jpg

△陈哲《蜜蜂和可承受的》摄影书局部



一本好的“摄影书”需要什么?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

他会把你的作品拓展出新的生命。

有时候摄影师想不到的,他会传达出来。”

—— 荣荣

 

主持人:尽管中国当下摄影书专业度、照片的质量、设计和印刷水平都在提高,但中国的摄影书文化和日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荣荣先生的上一本摄影书是和一位日本设计师合作的,请您分享一下怎么看待中国和日本在摄影书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荣荣:确实是存在很多差异。

最初我作为一个摄影师是很想把自己的作品传播出来,但是苦于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所以我用了很简陋的复印的方式手工去做摄影书。到了2000年左右,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出版物,开始去跟设计师交涉,这时我们发现中国很多设计师其实是不了解影像的。设计师不了解摄影家究竟想说什么,所以会发生很多争执。有时艺术家做出来的书不能很好地表达观点,会非常让人失望。

后来,通过我的太太和日本的合作伙伴,我了解了日本的摄影生态和摄影集的发展状况,到六七十年代,他们都是非常多元的。而中国因为有出版制度的限制,所以中国的摄影书在当时几乎是空白。直到最近的五到十年间,才开始有年轻人来做摄影书。


16859606.jpg

16859607.jpg

△ 三影堂“原点摄影图书馆”中,收藏的日本摄影师土门拳的《古寺巡礼》日本昭和三十八年版(1963年),是摄影师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坐着轮椅完成的一套摄影作品。


我觉得摄影书的出版状况跟我们的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还好,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在动手了,这让我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出版社也开始在了解摄影是什么,开始觉得一本好的摄影书不仅仅要装订、印刷、设计等等,这更是一系列的过程。我相信慢慢会变好吧。

我近期有一本书是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这个系列刚好我是在日本拍摄《妻有物语》项目的故事。他的设计为我带来了很多惊喜。我把自己准备的摄影资料交给他,摄影书完成时他把很多我想要的作品都弃掉了,但是我怎么也加不进去,最后我服从了他。

事实上,他把我的摄影二次创作后变成了新的作品。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他会把你的作品拓展出新的生命。有时候摄影师想不到的,他会传达出来。



“摄影书”作者如何赚钱?


“我们虽然回到了纸质的呈现阶段,

但我们的销售是非常依赖网络的。”

—— 言由

 

主持人:现在一本摄影书的价格是两百到三百人民币,这并不便宜。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能接受。想问一下言由先生,您的书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如何,有没有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您觉得中国的摄影书市场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

言由:肯定是增长。

从五年前到现在,我明显感觉到,每一本新书的出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现在很多摄影书的销售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我们虽然回到了纸质的呈现阶段,但我们的销售是非常依赖网络的,网络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便利和舞台去展示和销售我们的东西。

但国内的摄影书基本上只有三影堂会卖的比较好,其他的实体书店可能一年都卖不出几本。在我自己的淘宝上,一般来说每种书可能会卖出两百本左右,多的会达到五百本。总之通过互联网来卖肯定是超过实体的。

16859611.jpg

16859608.jpg


16859609.jpg

16859610.jpg

“假杂志”出版的部分摄影书



主持人:大家有这样一个疑问,摄影书作者如何赚钱呢?可能很多年轻的摄影师会把做摄影书作为一种自我投资,不断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您做摄影书收益状况如何呢?

言由: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假杂志的状况是可以维持工作室的运转的。我们的工作室五年来,从刚开始的我一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个人,经营得还可以。

我在和摄影师谈合作的时候是会提供一些可选条件的,你可以得到一部分钱方面的报酬,或者多出一些书,并不是说免费用摄影师的作品的。



* 本文摘选自2016年6月9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的摄影书沙龙对谈现场录音,由朱方方、杜扬整理。



【展讯】



第八届卡塞尔摄影书节&Édition Bessard 

—— 北京特别展


16859612.jpg

主办: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 卡塞尔摄影书节 / Édition Bessard

协办: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策展人:

迪特尔·纽伯特,沈宸

 

展览时间:

2016年6月11日-7月3日

10:00 - 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第三展厅





 

【摄影书征集】


图虫「摄影书房」持续举办

“图虫X假杂志:摄影书长期征集活动”


16859613.jpg



欢迎你将自己的原创摄影书作品上传到图虫,

「摄影书房」将定期从来稿作者中评选出优秀作品,

给予官方推荐、业内权威平台的专业推广,

「假杂志」还将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出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