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君有话要说
“呵呵,修照片居然套滤镜”相信有不少人对滤镜都存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它把照片的真实感"抹杀"了,画面不自然,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次Air君邀请了老朋友--韩松老师和他的朋友们,跟大家聊一聊“修图套滤镜”这件事。看完这篇你一定会对「滤镜」有新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摄影后期中的滤镜问题。
几个月前,在原画册的课程 《韩松:教你学透手机摄影后期》 中,我们收到了一个差评,看评论原因大概是:课程用了较多篇幅讲滤镜,摄影应该是用曲线、HSL工具、图层通道等慢慢调出来才专业。
我才发现,原来群众对滤镜偏见不小。
对使用滤镜有心理障碍的朋友有很多,有些有了一点摄影基础的朋友,几乎是谈滤镜色变。
我们时不时听到 “专业的摄影师才不用滤镜” 的观点,也经常看到有些人以不使用预制滤镜来彰显自己的“专业”。
滤镜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这个问题我先不给出确切结论,先来看看几位职业摄影师和原画册手机摄影达人们是怎么说的。
我们先一起来看这个小调查:
KKM
你会觉得修图的时候用滤镜是一件很低级的事情吗?
不会,滤镜只是一种参数预设呀!
杜扬
不,后期修图是创作的重要一环,是必须的,不存在高级低级之说。
孙一冰
不会。滤镜只是帮你达成目的的一个方法。
朱毁毁
不会,滤镜会帮我找到一个大体的感觉,会让调整目标更容易达成。
韩松
我一般都会用滤镜。
大万
不会。
阿金
我以前认为套用滤镜是很低级的事情,但现在觉得用滤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戈Lee
就是一种固定的范式吧,谈不上低级。
蓝鳍
金枪鱼
我们几乎得到了全部摄影师对预制滤镜的肯定。
这里,先开门见山指出:滤镜,实际上是一系列预制参数的“打包集合”。也许包括了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影调方面的调整,也许包括了HSL工具中对某个色彩范围的调整。
即便是商业摄影拍硬照,很多工作室也有适合自己的预设参数和滤镜库。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调色步骤被简化了,就显得“不专业”。
手动调整照片的流程是单线程的 前后难以同时预见
滤镜犹如各种打包好的“配方” 让我们可以直接试用和横向比较
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一步步、一点点手动调出照片, 但滤镜可以让我们直观地预览、比较和选择自己想要的效果。
相比手调参数,滤镜有了让我们对 图像整体控制和横向比较效果 的可能性。
VSCO软件中预制滤镜比较视图
我们见到的那些用不合时宜的滤镜处理的照片,实际上问题都不是因为“用了滤镜”,而是 “用了什么滤镜”,和“ 怎么用”中。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面的问题。
很多朋友对滤镜的不合理运用,实际上带着一种用滤镜“代替修图”的心态。而事实上:
• 滤镜的作用不是一键P图,而是快速预览所得到的效果; • 滤镜的使用,应该是节制的; • 一般来说,想要达到最后效果,要配合其他的调整。
以VSCO这款软件为例,对应上面的经验,我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使用。
KKM/摄,原片
STEP 01
加载了照片后,建议打开左下角“九宫格预览”按钮,这样可以全盘预览滤镜的大体效果(这里选择J1):
STEP 02
谨慎选择滤镜强度。点击滤镜,来到滤镜强度调整页面,可在0-12之间调整滤镜强度。
大多情况,可以考虑不要把强度加满,适可而止。
STEP 03 观察照片,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再用其他工具进行微调。
本图为空间摄影, 曝光增加、对比度增加利于几何感塑造, 加一点锐度让线条更显得挺拔。
这样,就以简明扼要的几步,利用滤镜完成了修图,可以做个对比。
不会有涂脂抹粉的滤镜感,只是一个优化而已:
由此可见,滤镜起到的不是一键P图的作用,而是让修图变得直观、高效、横向比较的工具作用。
选择了滤镜,你只得到了照片的大致调整方向。滤镜是一个快速整体呈现的“预览”和大方向寻找的有力工具,最终呈现结果如何,还是要看综合的调整。
那么,其他参数和高级工具,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运用呢?先看看这个问题大家怎么说:
KKM
你是否会更倾向于用曲线、HSL、图层等“高级工具”精细做后期?
会,一般都会做一下。
杜扬
我一般只调整影调,也会使用曲线,但不会用到图层,也基本不会改动像素。
孙一冰
是。
朱毁毁
有时候会,要看具体照片而定。
韩松
我很少慢慢精细做后期,主要是前期拍摄+简单后期。手机拍照就是为了方便,方便携带、方便记录、方便分享,所以照片后期也要方便。
大万
视情况而定。比较懒的时候会只用滤镜就可以了。但大部分还是想慢慢做后期,因为滤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调才能学到东西。滤镜是一步到位,自己调才会发现图像更多的可能性。
阿金
我认可用高级工具慢慢做后期的调整,因为可以细致调整在拍摄时候有些没有兼顾的曝光和色温等。尤其是拍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我就会多投入时间去捣腾后期。
戈Lee
看情况,对色彩影调要求比较高和细的照片会。
蓝鳍
金枪鱼
我并不认为一定要把软件中的高级工具用个遍,才显得自己像个专业的摄影师。一部分人喜欢打开三个电脑显示器,用遍曲线、HSL,建立无数图层,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很唬人,徒增工作量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 有经验的摄影师来说,预设滤镜大多满足不了最终效果,他们总会在滤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调整。
我更建议的后期方式, 不是为了用高级工具而去用,而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时候去用。
不过在这里还是建议,在学习阶段,为了防止思维懒惰,我也建议大家多尝试 多用逐步调整的方式达到。这样你可以知道某种视觉风格是具体有哪些影调特征、色彩特征,也知道如何拆解。
但也大可不必去背诵每一款滤镜的色彩、影调调整特征。
你需要做的, 更多的是整体 的视觉判断、选择,以及知道加载滤镜后到自己的目标还需要哪些调整。
这过程像是买衣服,而非自己做一套衣服,最后穿衣效果取决于你的眼光选择,而不是做这件衣服有多复杂的工艺。 例如,很多朋友喜欢的 赛博朋克,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来达到。
原片
韩松/摄,原片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只要你对赛博朋克照片的特征 (整体偏暗,阴影偏青)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你可以在滤镜预览中很快选出一款滤镜—— A2。
最后再进行如下微调即可。
当然,同样的效果也可以用四根曲线同时调整达到:
用Snapseed曲线工具过程截图
结果大同小异:
韩松/摄,赛博朋克风,A2滤镜基础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两种路径,更显然预制滤镜比调曲线效率更高。于手机摄影来说,我们坚持认为用简明、明快、健康的后期是最好的,滤镜作为一种工具恰好满足了这一点。
我们既希望大家能在学习阶段认真拆解参数和画面的特征,同时也大力提倡以更为简明、扼要、有逻辑的方式进行后期。保持一个比较轻快的审视图片的节奏,保持眼睛对画面的敏感。
故,真正决定画面是否高级的,不是你多“努力”用了多复杂的工具,而是审美。如果自己的眼光不够好,后期方向都会有很大问题,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很努力地行走罢了。
“后期,是审美支配下的选择题。”
这是我们一直秉持的观念。当你打开后期软件,你就一直在选择。选择预置滤镜,选择滤镜的强度、选择影调特征、选择色彩倾向……无论这些特征是你用滤镜滤出来,还是用参数一步步调出来。
审美需要日积月累“洗眼睛”来培养,长期浸淫在良好的视觉阅读环境中,无疑对培养审美很有裨益。
这展开来说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以下分享几个常用滤镜使用的原则。
自然
后期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落痕迹”。
要知道,滤镜的目的不是给画面“涂脂抹粉”,而是植入预制的影调和色彩特征。我们要时刻谨慎对待滤镜强度,随时比较加载滤镜后是否和真实场景有太离谱的距离。
例如,韩松老师这组高赞建筑摄影,就几乎看不出用了滤镜。实际上选用了AL1滤镜。
韩松/摄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这就是所谓,后期的高境界--修了图跟没修一样。
凸显
后期过程中,关注不同的滤镜凸显了什么,从而确定自己的选择。
例如下面这张原片(左),想凸显的是黑白对比的感觉,那么在滤镜选择的时候, 我就会避开B1-B3。
因为它们给的暗部细节太多了,画面对比度不强,力量很弱。 整体的预览效果,很显然B4-B6更为合适。
原片/后期(B4滤镜)
黑白滤镜的选择,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滤镜的使用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选择过程,而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
调动
当几十上百个预置滤镜从你眼前划过,你犯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实际上没有任何老师可以确切给你“正确”的答案。
选择优劣,实际上取决于自己能否调动起脑海中积累的审美词汇库。
例如,这张天色灰暗昏黄的江景,如果你看过张克纯老师的照片,就会立刻get到点:
韩松/摄,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所以,让你看多了优质的作品后,自然会调动起滤镜选择的标准。
KKM
你手机拍的照片会用什么APP进行后期?
一闪,VSCO,图虫。
杜扬
主要用VSCO和Snapseed。
孙一冰
电脑上用lightroom,手机用Snapseed,VSCO。
朱毁毁
VSCO,Snapseed,Skew,Retouch。
韩松
VSCO,Snapseed,Retouch。
大万
VSCO,Snapseed,Retouch,Polarr。
阿金
Snapseed,VSCO。
戈Lee
主要是Snapseed和VSCO,偶尔用到Retouch。
蓝鳍
金枪鱼
所有摄影师都共同指向了同一款软件--VSCO。
的确,VSCO是目前我认为的最优质的以预制滤镜见长的软件,没有之一。VSCO预制滤镜丰富不说, 关键是大多数滤镜节制有度,健康明快,雅俗共赏。
在原画册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很怕遇到这样的问题--“ 老师,推荐一些好看的滤镜吧”。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但凡信誓旦旦推荐“好看滤镜”的文章,都是博人眼球。因为滤镜的本质是打包的预制参数,这些参数作用在不同的照片上,结果会不同。你需要的照片的目的不同,你的眼光不同,最后的结果都会不同。滤镜的应用需要同时看两个东西:
• 看原片条件 • 看后期目标
只有拿到具体照片,老师才会根据自己的眼光做推荐,而不可能给出XX滤镜适合人像,XX滤镜适合夜景,XX滤镜就是日系小清新等公式。
例如M5滤镜,是出了名的“秋天的滤镜”,然而并不代表任何照片套在这个滤镜上,都会是金色和谐的秋天。
韩松/摄,M5滤镜
案例选自原画册课程《韩松:教你学会手机摄影后期》
M5滤镜用在这张照片就不那么合适了,因为原片条件不同
我们可以在VSCO中可以收藏滤镜,这样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惯用滤镜库,知道自己的哪一类照片应该用哪些滤镜。这会比让别人推荐的滤镜要靠谱得多。
VSCO中长按滤镜编号可以星标收藏
说了那么多,是希望大家有一些基本的观念:
• 滤镜只是一种预设,与调色结果高级与否无关;
• 用滤镜不低级,乱用滤镜才低级;
• 用滤镜的目的不是一键P图,而是找到照片大方向的工具;
• 滤镜是很好的照片后期效果预览和选择工具,能让手机修图节奏变得轻快;
• 滤镜配合其他参数细致调整是比较好的方式;
• 滤镜的强度要节制;
• 在对色彩影调有清晰理解的前提下使用滤镜,如虎添翼。
无论如何,只要是数码摄影,正确使用优质滤镜,是我们建议的后期方式。
所以,大胆用滤镜吧,只要你的眼光足够好。
▼
今日话题
你觉得修图套滤镜可耻吗?
快在评论区安利下吧~
- End -
学摄影,就看AIRPHOTO!摄影干货教程、摄影作品点评、热门器材咨询,尽在AIRPHOTO公众号。
喜欢摄影的朋友,关注后回复「666」,可以获得3节摄影大咖精彩课程+1000个图片配色方案。
关注后回复「进群」,即可加入摄影交流群,与50万摄影发烧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