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公开课实录 | 04 期
嘉 宾 | 木西AlexanDENG
核心知识点:
1. 隐藏在你手机里的摄影“小机关”
2. 如何规划前期才能远离渣画质
3. 实例照片讲解拍摄中的Tips
4. 后期! 秘密老多了!
智能手机的拍照性能越来越强,你真的会用吗?画质渣,成像差?怎么用手机拍出高大上的照片?学完这堂课,这都不是事儿!本文是图虫公开课04期的课程实录。满满的干货内容,拿走,不谢:)
特 邀 嘉 宾 :@木西AlexanDENG
中国创意摄影展十佳摄影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艺术摄影协会会员、尼康中国签约供稿人、GettyImage CN签约摄影师、华为Mate9手机全球发布会样片摄影师。
擅长风光摄影、建筑摄影等题材及实用手机摄影技巧,也是国内最早引入“明度建筑”概念的摄影师,精通后期技术,并擅以幽默有趣的方式与人分享他对摄影深刻的见解。
废话不多说,课程奉上
01 手机摄影
1. 手机摄影不能达到的高度
首先讨论什么时候是必须需要一台相机,大家可以看到这5张照片是手机很难拍出来的:
第一张是拍星空,想要拍出高画质高纯净度的星空照片,是需要一台相机的。
第二张是超长焦远摄,也需要相机;
第三张是非常大的广角进行接片;
第四张则是在极其暗光的环境下拍摄;
第五张是在拍摄人像时实现极其准确的景深分割效果,这是也需要相机。
除此之外,无论是我们的外出旅游或是日常工作生活,手机可以实现各种生活场景的全覆盖。
1.2 手机可以替代相机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木西AlexanDENG手机摄影作品)
可以看到手机能够达到的画质还是非常高的,目前手机运用正确的M档设置与软件的配合甚至能拍出专业相机的效果,比如说拍出银河和星空。
如果说以手机屏幕作为主要观看的媒介,并不需要大幅地放大输出时,手机可以满足我们生活中非常多的需求,而且它具有相机难以比拟的各种优势,比如便携性、当场后期、快速上传等优势。
在我看来,摄影器材的进步也是信息工具的进步,手机是未来摄影不可替代的重要方向。
02 手机摄影的基础知识
2.1.曝光的基础知识
手机与相机一样,都是模仿人眼光学结构、光学原理来采集信息的机器,所以,在本质上,学好手机摄影跟学好摄影没有根本区别,都需要了解摄影的基础的知识,需要从最基础的曝光知识入手。
下图是人眼观看的示意图。
下面是相机的成像示意图。
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到光线首先通过镜头汇聚,然后来到光圈,通过光圈控制光线的强弱,控制进光量的多少,然后再过快门,而快门决定了曝光的时间,最后来到CCD或者胶片上完成曝光。所以我们也要了解手机摄影的快门、光圈、iso等等。
曝光基本知识
光圈:控制进光量,影响虚化
快门:控制进光时间,影响画面稳定性
ISO:控制CMOS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影响画面纯净度
测光:决定自动曝光量,影响画面明暗效果
焦距:控制视角宽度,影响构图和虚化
曝光补偿:手动决定曝光量增减,影响画面明暗
所以对于学好手机摄影的朋友,我们就需要了解手机的镜头、手机的光圈大小、手机的快门速度、手机的ISO等等。
焦距方面特别注意的是,手机的焦距是固定的,大多在27、28、30以下的一个焦距,属于一个小广角的镜头。
2.2用光的基本知识
在了解了曝光的原理之后,我们要了解如何运用环境中的各种光线。“摄影是一门把光和钱都用光的技术”,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也很重要。
光线的强度
人眼能够自动地调节进光量正确地测光,让我们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准确地观看,手机跟人眼一样,也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有时候它的测光并不准确,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画面一篇惨白的过曝现象,或者画面太黑太暗噪点太多的欠曝现象,这两种都是我们在拍着当中要尽量去避免的。
下面看这两组照片光线的情况,第一张当中窗外一片惨白,红色箭头指到的位置什么都没有。
在同样的场景下,在这一家人走了之后,我通过正确的曝光,实现了窗外信息的正确获取,就没有一片惨白了。
同样,后面这组建筑也是一样的,第一张因为没有打开HDR功能,所以天空上什么都没有。
第二张通过正确的HRD操作,让天空中的云彩、太阳的轮廓都能够被看到。
光线的方向
光线不同的来向也决定了画面中景物、人物的形态与状态,所以了解光线的方向也非常的重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三种照片是很典型的三种光线的方向。
第一张中光线顺着我们眼睛的方向而来,我们称之为顺光,这样的画面中能够把物体拍得非常清楚,把物体的表现拍纤毫毕现,但是因为光线太正了又显得不够立体。
在三维空间当中立体感靠的就是明暗对比、景深的纵深得来的,当光线直直的打过去,无法让物体产生阴影,我们就会觉得这张照片比较平,但好处就是物体的表面、轮廓清晰可见,这就是顺光。
什么是侧光? 如图,可以看到湖面的小车,光线是从物体的侧面来的,可以看到阴影、高光,这样这辆车看起来就非常的立体、生动,也非常有厚度,而不是像一个平面的东西,而这就是侧光的运用。
最后一张中,光线是朝着我们眼睛直射而来,这种光线情况我们称之为逆光。逆光因为能够直射我们的眼睛和摄影器材里面,它会显得非常的强,也至于看不清被摄物体表面的细节,而只能看到一个轮廓,这种拍摄手法,我们称之为剪影,如上图所示,就是逆光的特色。
当然,光也不至于上面的几种情况,光可以是从四面八方而来,当我们在室内利用窗帘或者其他的遮光设备将直射光源降低。比如灯罩,能够将光线直射的强度降低,在空气中发生很多次反射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由四面八方照过来的光线,我们称之为漫反射,散射光。
光线的色温
色温的冷暖、高低和光线给人的感觉是刚好相反的,关于色温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个完全不发光的绝对黑体,把它加热后就开始向外散发光子,那么可以看到它的光线从低到高,即从红到紫的变化,色温越低,颜色越红,能量也就越低,色温越高颜色就越向紫。跟我们通常的感受“色温低是偏蓝偏冷,色温高则偏红偏暖”则是恰恰相反的,实际上色温越低,颜色越红越暖,色温越高则越蓝越冷。
3. 构图基础知识
摄影最关键的一点是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
趣味中心
人对画面中的关注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面中元素的空间排布,把重要的东西放在哪里,会第一时间注意到空间中的哪个位置,然后彼此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在很大程度能够影响观者看图的顺序,影响他获取信息的感受。
所以,说了解趣味中心、了解构图的法则,对于新手、对于手机摄影的学习者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然也有超越构图法则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所有新手朋友都能尝试的。
黄金分割
我们第一眼看人的时候就是看对方的眼睛,但是对方的眼睛并没有长在对方脸的中间,而是鼻孔偏上的位置。很多时候人眼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黄金分割线上的一些东西,而不是画面的正中央,所以说了解黄金分割的原理对于构图也非常重要。
而这张图讲得就是物体位于黄分割的位置。上图中的四个点就是我们常常需要去把握的视觉中心。
透视/层次/引导线
我们通过这一张图可以看到,我们的空间是有一定深度的,虽然画面本身是二维的,但是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通过对层次的一个把握,对空间中深度信息获取,能够让画面会更加有立体感,这样的画面也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能够让观者身临其境。
这个画面中,通过透视的几条线向远处消失点无限延伸的方法,可以把画面中的透视交代清楚,上方的灯与下方的砖块从大到小的变化就把画面中的深度信息交代出来,而这样的画面也会给人一种由近到远的生动感,这也是我们在构图中可以考虑使用的一种层次的表现形式。
对称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要严格地划分黄金分割比例,也并不是任何一个点或者事物、人物都需要在黄金分割线的附近。
当画面中出现了严格对称的时候,也会产生美感,人眼也就是会被这种简单重复的东西所吸引。可以看到上图这种左右上下都形成对比的蜂巢形状,也会给大家带来一种空间的稳定感,也会带来一种很舒服很安定的心情。所以,通过对称的构图也可以完成我们对拍摄的表达。
同样这两幅作品也是通过一种对称获得的稳定感受,而对称可能会显得呆板,我们就希望在画面中加一点运动的元素。
比如这张照片中的人,本来是一个很机械的机场的传送带,但是中间有一个行走的人物,就有了一种从右到左的动感。
上面这张照片中本来是一个很对称的建筑结构,因为金桶在旋转,所以又充满了动感。
三角形构图法
当一个画面中以三个支点进行构图,我们就会觉得画面有了很多的意蕴和无限的可能。
第一张中是一个正三角形,给人一种非常稳定的感觉,让建筑显得挺拔有力。
当三角形倒立过来的时候,因为重力的原因,如果一个三角形这样放置,我们会本能地感到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那么在特定的场景下,我们可以用构图刻意地去实现一种不稳定的效果。
比如这种照片中,可以看到爷爷、奶奶和一个小孩儿,构图中的三角形呈现出一个倒置的状态,好似在映射我们的生育制度,可能会导致社会人口金字塔的不稳定。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倒置的三角实现不稳定的效果,也可以通过顺放的三角形实现稳定的效果。
重复与节奏
如果一个圆不完整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我们希望在画面中看到重复、完整的平面结构,这也是人最基本的视觉规律,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特意地去注意一些画面元素的摆列。
上面一张照片画面是向纵深方向延伸,阶梯呈现出很多重复的线条和光带,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爽感。
第二张画面是重复打开的柜子,很多柜子无限地向远处延伸也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运用的重复而产生的有节奏的画面。
重复是一种很根本的规律,需要大家不断地去观察、摸索,不断地拍摄和实践,去把握这种构图的法则。
对比的画面
对比也会产生很有趣的画面,如有毕加索的头像的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它实现了一个画面中色彩冷暖程度对比,这样的对比给画面带来了很强的可观赏性。
上面这张画面中,我们看到一个单身的人和一对情侣的对比,一个分割的很清晰的空间,左边的一个人,和右边的一对情侣,这个画面实现了个体数量上和人物关系上的对比。
上面这张也是很多对比同时出现,站在黑暗里的人和右边站在阳光里的人,是一个对比很丰富的画面,包括数量、人种、性别等方面,对比让画面更有故事性与可观赏性。
最后一对鸽子和一对从下面走过的情侣,也让画面呈现出一种很有趣的感觉,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构图时,不仅要把人放在好看的位置上,不仅是要寻找重复好看有规律的背景,我们还要考虑画面中的内容是否可以产生更有意思的组织方式。
【下】手机摄影这么玩儿,才能惊艳朋友圈 丨图虫公开课04期实录
关注“图虫摄影教程”,可见课程实录其他章节,以及更多摄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