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依靠我国自己力量建设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 攀钢所处的攀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蕴藏着钒钛磁铁矿资源近 100 亿吨,其中钒资源储量(以 五氧化二钒 计) 1580 万吨、钛资源储量(以 二氧化钛 计) 8.7 亿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 11.6% 和 35.17% ,占中国储量的 62.6% 和 90.54% ,累计铁精矿产能达到 500 万吨。水能、煤炭及冶金辅料资源也很丰富,具有优越的建设大型钢铁企业的条件。 攀钢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965年至1980年是攀钢进行艰苦卓绝的一期建设和创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重要历史时期。攀钢于1965年春开工建设,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出钢材,1980年主要产品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形成了15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1981年至2000年,是攀钢建设二期工程,规模迈上新台阶,品种结构实现调整,实现从"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战略性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攀钢二期工程新建了四号高炉、板坯连铸、板材等三大主体系统,总体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新增铁、钢、坯、材各100万吨,后经挖潜达到年产400万吨钢的规模。2001年至今是攀钢建设三期工程,实现"材变精品"的战略性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攀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深度开发钒钛磁铁矿资源,在中国钢铁工业中具有独特地位、独特优势,独具四大显著特色。 攀钢依托独特资源优势,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技术达到世界领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连铸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长余热淬火钢轨工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线热处理技术世界领先,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国内首家开发的高速铁路钢轨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历史,轨梁万能轧制和长尺化生产技术国际领先; Φ340mm 无逢钢管连轧机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冷轧热镀锌铝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钒转炉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技术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氮化钒制取工艺技术世界首创,打破美国垄断全球氮化钒市场的格局,获得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