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岛湿地公园位于邛海西岸北端,占地面积112200平方米,其中原建钓鱼台18000平方米,映月潭9000平方米,绿地面积446000平方米,仿木栈道2700平方米,退塘还湖28400平方米,驳岸2100米。公园主要由“亚热带风情区、海门桥渔人海湾区、生命之源区、祈福灵核心区、柳荫垂纶观鸟区”等5大主题游览区组成,充分体现了“自然、生态、和谐”的主题。 入口圆形标志雕塑:在直径4米的巴西五彩玉中间镶嵌着千年乌木做成的“观鸟岛湿地公园”七个大字,整体显得气势磅礴。取自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原型,即中国传统的圆柔思维模式和混沌的宇宙观,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圆内包阴阳而外延无极,它既合乎于自然,又超越了自然,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旁边的“家园雕塑”由荷花、白鹭与野鸭组成,喻意生态和谐家园的意思。 石刻书卷:上面雕刻着西昌清代举人李拔萃(西昌小前卫人,入盐源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举人,精医学,擅考据,亦善诗文,惜多散佚)所写的《西昌赋》,主要介绍了邛海泸山的成因。 海门桥渔人海湾区:紧临小海,海门高9.9米,与延伸出来的“路桥”上的“5福”相映衬,喻意为九九长寿,五福临门,九五至尊。“海门”也就是邛海之门。相传很久以前,当地的渔民以捕鱼为生。他们有一个习惯,每逢出海打渔,都要从海门桥头乘船,从海门的右边出海,打渔归来之时,从海门桥的左边回来。在海门的右边雕刻的是风帆,寓意出去带着“一帆风顺、吉祥平安”,左边雕刻的是中国民间爱神“和合二仙”与民间财神“刘海戏金蟾”,寓意归来象征着家庭幸福美满,满载而归的幸福愉悦。 在海门桥桥头的渔人海湾区,屹立着的一尊沧桑老渔翁雕塑,他名字是“守望”。喻意着守望这份生活,守望往昔的时光,守望这片家园,守望着美丽的邛海…… 湿地是城市的“肺”,观鸟岛湿地公园较好的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原貌,是城市生态恢复的亮点。在仙境般的乐园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们能充分认识湿地对于城市的巨大作用,更加懂得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和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