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为甘孜州泸定县与雅安市天全县的界山,因1950年解放军修筑公路时一曲“歌唱二郎山”而名闻天下。二郎山整体呈北偏东走向;主峰海拔高3437m,南侧的火夹沟公路垭口高2987m。垭口东为天全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哑口西为泸定北亚热带于热河谷季风气候区。1995年,二郎山隧道工程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96年5月、6月,二郎山隧道在东西两端正式开工。1999年12月7日,二郎山隧道试放行通车,公路里程缩短25公里,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可过二郎山,确保了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的畅通。二郎山隧道打通后,从康定城到成都只需要5个小时。2001年1月11日,二郎山隧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车。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县城距成都285公里,距康定49公里。泸定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泸定桥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处,受敌阻击,经过两小时激战,"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因此而名扬中外。解放后,泸定人民在桥东修建了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在距桥约500米的河西沙坝建成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泸定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也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康定市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康定市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芳草坪、七色海、杜鹃峡、药池沸泉、木格措(野人海)和红海、黑海等景点组成。景区以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温泉、雪峰、奇山异石及长达8公里的千瀑峡,构成了秀丽多彩的景观。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境内,海拔4962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站在山顶上,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噶山。自从二郎山隧道的贯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新都桥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辖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76.3公里。新都桥镇在国道318川藏线南北岔路口,有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是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车沿着川藏公路南线前行,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房前路旁矗立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在秋风秋阳中炫耀着特有的金黄。远处的山脊,舒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满眼蓝色、白色、金黄、黑色、绿色的饱和色块,在明丽的秋阳光线的描绘中,凸现着流畅的色彩和线条,使我们恍如置身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