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陵博物馆(The Royal Tomb of Wang Jian)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永陵路10号,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部分组成 。
成都永陵又称“王建墓”,是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寝。1961年,成都永陵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成立成都王建墓文管所;1990年,成立成都王建墓博物馆;1998年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
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公元918年,王建病逝,享年71岁,谥号“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安葬永陵。
成都永陵墓冢保存完整,墓冢封土为半球形,高约15米、直径80余米,内部分前、中、后三室,每室由木门间隔。墓室由十四道红砂岩平地起券为肋,在石质墓室的外部又用了五万块大型青砖,构筑了墓室两侧的直墙和叠压在上面的双层券拱。这种纵列式护拱结构的建筑样式承受了墓室的主要压力,使整个陵墓显出恢弘、壮观的气势。
前、中、后三室原均有木门作间隔,早已腐朽。门上铺首、饰片、泡钉等尚存。诸铜器制作精细,表明鎏金。现木门为复制。棺床为须弥座式,上铺珉玉版,有三层木台阶。木台阶上置棺椁,早已腐朽不存。发掘时,发现残破的棺内有大量水银和各类随葬品。棺床四周浮雕伎乐、花鸟、云龙图像,纹饰精美,原均着彩或鎏金。棺床两侧置半身石雕“十二力士”,或谓“十二神”,作扶抬棺床状。永陵最珍贵的文物,当属雕刻在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王建石刻真容像为红砂石圆雕坐像,通高86厘米,身着锦袍、头戴*头,腰束玉带,足蹬皮靴,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睿智神勇,端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