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塞万提斯像矗立在北京大学勺园荷花池北侧的草地上,北京大学校史馆的西南方。该像为铜制塑像,高2.35米,塞万提斯身着西班牙披风,右手持书,腰挎宝剑,目视前方,风度威武而潇洒,既散发着文学骑士般的无畏气质,又闪耀着理想主义者的智慧之光,时时吸引着无数学子深深注视的目光。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唐吉诃德》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