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独特的喀斯特台型地貌举世罕见,为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几公里之内高差达到 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山顶部分相对平坦,面积达2平方公里,山顶森林覆盖率达90%,奇石异木繁多,拥有世界罕见的高山珙桐群落,一年四季野趣盎然,宛若绝美的空中花园。1992年7月,天门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张家界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诗人王心鉴《步天门山》一诗称:“几回梦里久徘徊,清风十里踏花来。步步天阶通银汉,茫茫云径绕翠崖。幽谷氤氲藏古刹,画屏嵯峨徙蓬莱。且沐烟霞入奇境,已然澄心近瑶台。” 天门翻水,位于天门洞右侧绝壁之顶。据说,天门洞绝壁平时即便滂沱大雨过后,也不会发生水流垂挂现象,而干旱季节里,却能从万丈绝壁怒泄而下一股洪水,凭空狂涌,啸声如雷,地动山摇,极为壮观,十几年一遇,每次时间可持续15至45分钟,“天门翻水”因此得名。 觅仙奇境景区,位于山顶的西部,是天门山“隐逸文化”和“仙山文化”的发源地。 “神仙下凡的第一站”的凌霄台。举目四眺,群峰起伏犹如海浪,怒卷翻涌,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视野寥廓苍茫,心胸为之开朗。站立凌霄台,一种无形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崇敬虔诚之心油然而生,每逢夏季雷雨季节,多会出现雷击凌霄台之奇观。适时,一声声天崩地裂的巨响,震耳欲聋,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凌霄,刹那间,金光万道,直射云霄,感染心魂,蔚为壮观。 鬼谷子,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介于人与仙之间的奇才,在觅仙奇境景区绝壁上的鬼谷洞隐居、修炼、授徒,是天门山隐逸派的代表人物。勇闯鬼谷洞的勇士,偶然间拍下了洞内石壁上的“鬼谷显影”, 与世间广为流传的鬼谷子头像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天门山的又一个难解之谜。 神农皇帝,以及他的雨师赤松子,也在此地留下了种种遗迹与传说。曾经培养出两位翰林的天门书院,更是天门山上的文化圣地。 倚虹关,位于天门山顶西线。在依虹关遥望对面,分布着连绵起伏的三座山峰:最左侧为赤松峰,因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在此隐居修炼而得名;旁边的一座山峰因酷似和尚戴的僧帽,所以被称作“和尚脑”;中间是一座庞大的石崖,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之上,有一块天然的石条,宛若一道彩虹连接两端,因此得名“断山虹桥”,“倚虹关”也因此而得名。 天界佛国景区,位于山顶的南部,是天门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区域。 天界佛国景区最主要的景点是天门山寺。这座寺庙始建于明朝,香火鼎盛,气势浩大,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天门山寺是在原址重新修建的,占地面积接近 一万平方米 ,寺庙 坐落山窝,视野非常开阔,有着一山独尊的气概。 玻璃栈道是2011年9月份完工的一个贴山悬空玻璃过道。位于天门山鬼谷栈道起始位置500米处,这里是一个岔路口,对于喜欢刺激点的,可以选择这样走过,反之可以绕旁边的石道而过。它采用坚硬的钢化玻璃,周围有金属栏杆,脚下就是透明的玻璃,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宽1.6米。从上面走过,能炼胆。 2015年,景区新建的东线玻璃栈道也正式开放,东线玻璃栈道位于天门洞上方,在栈道上行走就如同悬浮在天门洞之上。 天门山索道共有下、中、上三个站房,其中下站房占地达11140平方米,地面标高海拔165.80米,为迂回拉紧站房,同时也是装载游客的站房,其造型充分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灵感,壮观气派,通透典雅,两侧附楼的楼顶弧度就象一对迎空的翅膀,整个站房以白、绿两种颜色为基本色调,象征着白云与自然;中站房建筑面积为3230平方米,是动力驱动站房,不提供游客上下车;上站房地面标高海拔1438.56米,它也是迂回拉紧站房,占地1973平方米。 天门山索道以张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园为起点,直达天门山顶的原始空中花园,犹如一道彩虹飞渡“人间” “天上”,又象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依山籍壁,拔地冲天,荡气回肠,恢宏壮观,成为天门山旅游风景区“四大奇观”之一,为张家界这一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又添绝世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