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555号原为英国人艾维斯特住宅。 建于1932年德国折中主义风格,赉安洋行设计施工。 红砖,红色四坡转折的屋顶。半露的木结构,黑色砾石外墙。木百叶阳台门,鹅蛋形的窗框,铸铁栏杆上常春藤叶子花纹弯曲。 1949年后作为中科院职工住宅。20世纪60年代,罗玉君和李珩夫妇居住在二楼。李珩原上海佘山天文台台长,罗玉君1933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译有司汤达《红与黑》、乔治•桑《安吉堡的磨工》、雨果《海上劳工》、莫泊桑《我们的心》等。 坊间传说傍晚时分路过555号就会听到舒伯特D.929。 D.929: 舒伯特后期的巅峰作品之一,作品完成于1827年同年12月首演。 作品着重用富于变化的旋律来刻画心灵的起伏,技巧曲风更加成熟。第二乐章,大提琴温柔的拥着钢琴在低声歌唱着,作品呈现出一种“啼血般的美艳”听得人只想落泪。 舒伯特本人评价“它不是献给某个人的馈赠,而所有能从中发现美的人,都是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