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留法前辈&上海美专向明中学老师》
· 阅读452
永嘉路600号,建于1936年独立式花园1942至1972年唐蕴玉曾在此居住。
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主立面带有现代特征,顶部板墙遮盖住后部的红瓦屋面,后部坡顶极为陡峭,两面开有棚式老虎窗,这是她在上海最后的居所。
上海美专老乔的前辈,向明中学老师小乔的前辈唐蕴玉,30年代前后上海油画四女杰之一(其他三人是潘玉良、关紫兰和蔡威廉)。早年师从陈抱一、关良等画家学习西洋艺术,毕业于上海神州女子学校美术科西画专业。
1926年20岁随同柳亚子夫妇东渡日本考察艺术教育。在日本期间,唐蕴玉师从石井柏亭等油画家继续深造,作品曾入选东京美展,日本画家桥本关雪誉其为“中国江南一才女”。
1927年在沪举办“唐蕴玉洋画展”。
1928年与江小鹣、朱屺瞻等创立艺苑绘画研究所。
1930年赴法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专攻油画。
在莱勃和沙巴特画室专攻油画,后在画家鲁特工作室进修。假期中,唐蕴玉游历荷、比、英、意、德、瑞士诸国,考察和研究欧洲美术。在法国留学期间,其作品相继入选巴黎法国国家春季沙龙、秋季沙龙及杜尔利沙龙。
1941年返沪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油画的同时致力于创作。
“早期活动”,主要对应着其早年的留学生涯,唐蕴玉经历了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经历,在艺术阅历和风格影响方面,兼具了两者的特长而融汇之,在深谙西方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既保持了学院派又有后期印象主义等新绘画形式的探索和思考,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类型。
1947年“唐蕴玉油画展”举办,这是她的第二次个人西画展,反响强烈。水彩思致清远,笔笔以简淡出之画中清淡之姿中透点古旧之味署款一个“蕴”字,秀逸天成。唐蕴玉还曾经在大新画廊举办了一次个人油画展。《上海市大观》1948年出版记载:
特设二楼一隅为书画部,经常租给名人艺人作各种文化展览,这是大新特别重视文化与经营有同等地位的。
1949年后任教于上海向明中学。
唐蕴玉中后期的生活,对应着她在上海的教师生涯,以及晚年的美国经历,作品趋向简约,色调更加和谐,内容也更沉稳,创作走向成熟。唐蕴玉在这期间参加了“艺苑”,并在上海美专美术科教授,其中较多的日常写生,特别是风景写生方面,结合了传统中国绘画写意语言的特点。
1980年唐蕴玉夫妇移居美国。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画坛具有双重留学经历的女油画家在洋画运动的过程进行中,以潘玉良、蔡威廉、关紫兰、荣君立、唐蕴玉、方君壁,孙多慈、丘堤、范新琼等为代表的女画家作品是以印象主义的形式语言为基础,同时又采用了表现主义抒情性的景物为创作对象,画风洗练酣畅,将表现和写意的手法和意境融会贯通,由此形成了一种造型坚实、设色强烈,而又略具有和谐浑厚、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油画前辈之一,她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财富的一分子。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史料的散失,她时至今日与我们保持着“陌生”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