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产于唐代盛于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蒙古人对汉文化非常着迷,他们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 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带来了西域文化。元朝建立后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审美的先河。 元青花采用剪纸或版刻模印拼图,在瓷胎上填色而成。Smalt过于张扬的艳蓝色,在汉人观念上难以接受。苏麻离青波斯语苏来曼,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蓝玻璃钴料的产地为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人们以苏来曼名字来命名此料。明万历十九年《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后期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究其原因大体有两种,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二是因为元朝后期,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有时间的话,有几件明文规定不允许出国展出的文物值得一看。 一件是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的人物图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画风超级精美层次极为丰富,绝对是元青花器物中的极品。 另外的是湖北博物馆和武汉市博物馆的四爱梅瓶: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陶渊明爱菊,元青花精品之中的精品。 元青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色调以蓝白为主,是划时代的作品。它与唐宋年间的陶瓷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装饰性的功用。如此珍贵的重器存世量极为稀少,正宗的元青花全世界不过300件,附元青花世界藏宝图: 土耳其托布卡帕皇宫,存世品质极为上乘,一共40件从不公开展出。 伊朗阿克比尔寺收藏了32件。 中国江西高安,地库里藏有19件元青花,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 英国铁路基金会“锦香亭”青花罐。 东京出光美术馆“昭君出塞”青花罐。 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百花亭”青花罐。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尉迟恭救主”青花罐。 以膜拜的姿态品味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元瓷浅淡亮丽发色简朴准确,蓝黑是元青花的灵魂色。 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青花信物雕刻着寂寞,就像纠缠带不走唤不醒的梦。 瓶底汉隶仿前朝的飘逸,瓶身描绘的牡丹宣纸上 天青色烟雨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帘外芭蕉骤雨门环惹铜绿,路过那江南小镇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