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儿子太阳礼赞》
我家有本那老师送的他主编的,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光影:郭博摄影作品精选》,我非常喜欢。
郭大师的摄影作品有如父亲的文章,质朴、通俗、易懂。“我自幼很佩服父亲的文章,他那质朴、通俗、易懂的风格,让人看了舒服,我的摄影作品也追求这种风格。”为找寻素材,只要一有空余时间郭博便像狗一样寻找猎物,徘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之中。他用视觉听觉、嗅觉来引导自己的探索,抓取人间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十年摄影经历,如今回看整个历程早期的照片更有韵味。
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老建筑群里,还保留着一栋8层办公楼,这栋楼的建筑设计师是郭沫若的儿子郭博。郭氏于1920年出生在日本福冈县,郭沫若与日籍夫人郭安娜,原名佐藤富子的次子。郭博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带着他和哥哥住过哈同花园、复兴路里弄,上小学后重返日本。
1941年郭博毕业于京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获一级建筑师资格。后在父亲的召唤下,回到中国进入上海建工局工作。
“1955年回国后,我被派到当时新开张的上海设计公司。忙碌的每一天使得二十年的岁月都觉得是转眼一瞬间。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自我解放。我想也很有道理,通过反省,为了不丧失我的自主性,我决定将摄影投入我的生活之中。”
改革开放,使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仿佛突如其来似的,在上海的平地上筑起了一道道的四星、五星宾馆和高层公寓的屏风。高架与高速道路的建设使得沿街的景色焕然一变,这就是都市的新陈代谢,老建筑在这一代谢中毫不容赦地被推倒。
苏州河、黄浦江、长江口等地是非常的题材。婉曲流延在大都市的苏州河,两岸纺织、印染、化纤、药剂、石灰、造纸工厂林立,为这些工厂搬运原料的船舶往返穿梭,而这些工厂的废渣、废水又直接倾入苏州河。当时的苏州河是一条黑河,如同墨一般的黑。透过那漂着恶臭的黑水的返光,对岸的景色朦胧可见,换一个角度,却还入画。
学摄影和绘画花费的钱很多,当时郭沫若夫妇的经济很困难,父母建议郭博在绘画和摄影两项中暂时只能选一项。从小就很懂事的郭博,忍痛将摄影的爱好深藏在心灵的深处。
郭博先生为人正直,文化革中开始上海许多古老的建筑遭到践踏,他以一个建筑师的良心,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将那些即将从地球上消逝的古建筑一一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下来。
“作为一个设计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至少在它们临终前为它们留下一张遗影,逐渐成了我的一种使命感。可惜的是,当这种使命感占据我的整个心头时,我已没有余力与余兴来拍一些所谓生动有趣的照片了。最终,我认为我的照片只不过是记录照片而已。”
据统计,从1975年到1989年近15年间,共拍了6万余张照片。郭博先生因此也成了有名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内容丰富,外滩的西洋建筑、南市老城厢的旧式民居等,在摄影界独领风骚。
摄影生涯达五十年之久的郭先生谦虚地说:“一个摄影家在他的一生能有30张照片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是一流的了。我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如果也能有30张照片留下来,就是达到了我的意愿。”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郭沫若<<静夜>>
PS:《大开脑动•视频达人广告变现计划第一期结果公布》
第一个28秒的参加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图虫赛,以“时间线”30秒短视频专属参赛单元,不知为啥给屏蔽掉了。然后参加下面的比赛时特意加了一句:伏羲女娲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作业,这次不会又删了吧。结果通知入选了,实在是搞不懂。
转发:图虫联合字节跳动即合平台发起视频达人变现计划,经过一周征集第一期入围作者名单及作品链接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为保护别人的隐私其他人名字略去。
@乔茗星https://webmaster.tuchong.com/video/43989/detail
以上摄影师,接下来会有工作人员跟大家取得联系,请耐心等待哦。
只要能够证明自己,下一批入围名单里,就有你的名字!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