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位置南昌路雁荡路105号。 南昌路原名环龙路。坊间传说每年的5月6日,有一神秘女子来法国公园环龙纪念碑旧址献花一束。 19世纪80年代有一小村名顾家宅,顾家私人小花园人称顾家宅花园。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董局以规银7.6万两,买下了顾家宅花园及其周围的土地,将其中112亩租给法军作屯兵之用,此地被称为顾家宅兵营。 光绪三十四年公董局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时称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 法国园艺师柏勃按法国园林特色设计,公园布局中轴对称,呈格子化、图案化,以花卉树木、亭榭山池见长。 1911年法国飞行家环龙,携带山麻式单引擎单翼和双翼飞机各一架,于5月6日作飞行表演。环龙驾驶着双翼飞机从江湾跑马厅起飞,途经上海半个城区后抵达市中心跑马厅,飞机在空中盘旋时熄火迫降至跑马厅中央后机毁人亡。公董局在法国公园北部建环龙纪念碑,抗战期间该碑被拆除。 1943年汪精卫接收上海租界,改名为大兴公园。 1946年公园改名为复兴公园。 1967年改名红卫公园后恢复原名至今。 PS:旧文《霞飞路可能见到了假法国梧桐》 小时候在外面闯了祸,家长会拿着随手捡来的悬铃木球果,说是毛栗子伺候。悬铃木球果下垂,通常2球一串。9~10月果熟坚果基部有长毛,打头一定会是很疼的。 童年日子很快的过去了,拍摄上海老洋房时才知道,悬铃木原产地土耳其有四千年历史。植物分类属悬铃木科,科下仅有一属即悬铃木属,属下约7种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 悬铃木简称法桐,二十年代法国人种植于霞飞路。巴黎地标法国梧桐高度可达30米,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在上海被误叫为法国梧桐已有近一个世纪了。 悬铃木与梧桐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出国后读书见的世面广了,知道也就是巴黎和上海多行道树。英国除了伦敦有稀稀疏疏几棵树外,西班牙,德国美国都没有在人行道种树的习惯。问了些人回答是太麻烦,路边挖洞剪枝,打药水没有一个园林局是不可能的。 17世纪英国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英桐好光照喜排水良好的土壤,极耐寒能耐-15°C低温。曾获皇家园艺学会的显异奖,道树之王名不虚传。 晋代时悬铃木已从陆路传入我国,称为祛汗树、净土树。相传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入携入栽植。西南户县鸠摩罗什庙曾有两株大树,直径达3米,上世纪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 我国引入栽培的有3种,一球悬铃木美桐,二球悬铃木英桐和三球悬铃木法桐。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长时间悬铃木未能继续传播。 今天我们看到的英桐最多。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欧洲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淮海中路,可惜修地铁1号线时都连根拔掉了。 我们对浪漫法国毫无道理的幻想,回味旧租界的人们人云亦云,以至于今天三个种行道树都当作法国梧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