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路201号折衷主义风格花园洋房,1922年建造高二层水泥拉毛。西立面局部有红砖砌筑山墙高出屋面,山墙顶部呈阶梯状层层跌落,墙面转角有转角隅石。入口门廊为古典式,南立面二层有竖向绿色半露木架,底层有敞廊,由两根支柱支撑。一根有锥形罗纹状柱础,另一根没有。整石雕出仿爱奥尼式浅浮雕。门廊内的圆拱券门的拱券、楣窗和门框均为木制板壁上画出的图案。
潘三省的宅邸,抗战胜利后诬为敌伪财产没收,继而成为首长官邸。上下两层,清水红砖的外立面,德式风味的沉稳间夹杂着几许灵动。吴国桢市长入住后,对这幢住宅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处处呈现中西合璧的风格,其建筑原貌就不得而知了。
花园内的雄师、少女等石雕作品。入口与花园连接部位,将中国石照壁与石雕涡卷相结合,园内还有中国园林小品,室内木楼梯扶手转角柱也有精美雕刻。
1946年行政院任命吴国桢为上海市市长,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博士曾是周恩来的中学同窗,担任过蒋介石的私人秘书,29岁就高居汉口市市长。
在上海的3年间,吴国桢面对的是一幅工商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乱象,所有这一切令他如坐针毡,疲于奔命。吴国桢在办公室处理公务。他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也比许多政府官员要高明得多。
当时上海发生了“抢米店”风潮,他首先建立了米业行会的慰藉通报机制,接到报告,便组织警察局和社会局两个分队赶到现场处置:社会局卡车装了米饭和咸菜,饥饿者都可在现场免费领取;另一辆卡车则装满持枪的警察,警告不轨者会遭到武力弹压。大棒和胡萝卜一齐上,结果骚乱现场得到了初步平复。
他最为风光的大事是修建,上海第一条穿越黄浦江的隧道,以开发荒凉的浦东。当时他让专家设计了三种越江方案——开闭式大桥、固定式大桥以及江底隧道。为此,请来了茅以昇,最后选定了隧道方案,几家英国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都跃跃欲试,但此时国民党在战场上已经一败涂地,隧道梦终成泡影。
国民党退台后吴担任台湾省省长,因对蒋介石大肆实施特务统治不满,被蒋罢官后去美国定居从事教育和写作。
1971年上海建成了第一条越江隧道。吴国桢规划大都市的超前眼光,以及引进外资的能力,放在今天也算得上出类拔萃。
1984年吴老接受《蒋经国传》作者江南的采访,披露了大量当年与蒋氏父子,尤其是与蒋经国的恩怨情仇。是年刘宜良笔名“江南”在美国遭台湾情报局刺杀身亡,江南原来也是FBI的线民,三面间谍。
案情曝光后美台关系紧张,台湾当局虽然承认江南案,为该地区情报局官员主使,但仍强调案子是个人独断专行所致,非高层授意,掩耳盗铃逮捕了情报局长汪希苓等人草草了事。国民党体系以孙中山为首的暗算比比皆是,后面的章节会有讲到。
生命不是重复,梦想不需要约定。保持美丽,独立,自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