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科比理科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没有理科的好,英国也是没法学交互设计的。 我爸妈都是学文出身。他们俩的初衷是不想让我学文的,因为有传统美德的老套路作怪。从小灌输我有理科天赋,带着我参加几乎是所有的比赛,最好成绩拿过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 好玩的是他们在早期教育时,忘了把文艺书,唱片DVD藏起来,耳濡目染艺术细胞巨裂变,无形中成为了后来的我。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做小动作,家里挂在墙上的老地图东看西摸摸。大上海的路,不像老北京的路笔直经纬分明似棋盘,年代越久上面的路越是弯弯曲曲。 好奇心之下,我爸让我翘课做了一次天灯弄之旅(插一句,这是往理科生培养的方向吗)。 第一站游览书隐楼的船厅。那可是不多见的有钱人家私家码头,小船上下岸的地方(图5) 。随着七拐八弯的老城厢之旅,一会儿花衣街一会儿火腿弄。 累到我实在走不动时,霍然开朗:上海以前有只是只水路,填河筑路后才有了现在想不通的马路,那个顿悟至今念念不忘。 书隐口楼简介: 上海在新石器时代有先民在此生活。 宋代成为江南市镇元代设县,明代筑城,清初成为“舳舻相接,帆樯比节”的贸易港口。包罗万象的老城厢,蕴涵了上海生命的精华。 园林名宅交错,豫园、书隐楼、九间楼等,会馆老店有三山会馆、四明公所、乔家栅、老同盛等。宗教寺堂林立,文庙,道教庙宇城隍庙、白云观,佛教寺庙沉香阁、慈修庵。伊斯兰小桃园清真寺,天主教清心堂、敬一堂、董家渡堂等宗教建筑和旧址。 书隐楼位于水仙宫北,今天灯弄77号。清乾隆进士沈建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东部有门楼、轿厅、大厅,西部为内宅占地2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宅共5进70余间。 建筑之特色多砖雕、木雕,砖雕仪门、漏窗等雕镂山水人物。屋宇雕梁画栋,四周有3.6丈高风火墙。文王访贤、八仙过海、凤穿牡丹、松鼠葡萄等。门窗隔扇梁枋裙板上有梅兰竹菊、汉宫秋月、亭台楼阁、双狮戏球等。 一至三进为宅邸花园,有轿厅、正厅、话雨轩、十字墙、船厅、戏台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进为藏书楼;五进起居室为“口”字形走马楼建筑。 PS:旧文《棋盘街》 #乔茗星ART#象棋与棋盘街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中国战乱纷扬,烽火狼烟四起,象棋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方形的平面上,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提出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的一种游戏。 清朝入关就有了洋人,多为中国传教士。欧洲传教士长期在清朝宫廷从事天文、音乐绘画、测绘和外交等事务。郎世宁是宫廷画家,汤若望原本为明朝服务,清朝继续留用负责钦天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