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曾经有过大门的地方》
· 阅读670
以前拍完照网上一放大功告成。
后来有人说配几个字在旁边会更好,说的在理却懒得做。
时间旧了翻老照片时,几乎哪里拍的都想不起来了。决定放弃纯艺术家唯美主义简单的思维,开始了看图说话并且发现,文字并不会影响画面。
图1,美领馆前,曾经有过大门的地方
图2,美国
图3,德国
图4、5、6、7、8、9,上海
马路和行人: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
1858年,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
1868年,英国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
它由红绿两色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
运作的第23天煤气灯突然爆炸,一位正在执勤警察当场丧命,遂被取消。
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安装在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
1918年,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红灯变为绿灯。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
铁路:
和汽车的基本一样,有时还需要两个信号灯同时使用,比如红黄灯,黄白灯,黄绿灯。
信号用红色、黄色和绿色作为信号的基本颜色,月白色、蓝色等作为信号的辅助颜色。三种基本颜色代表的意义为:红色,停车;黄色,减速运行;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飞机:
航行灯安装在机翼和垂直尾翼上,为红,绿,白三色。左翼红右翼绿灯,白色的灯被装在机尾上。航行灯左红右绿、中间白,是顺着你的方向和航道在运行。如果飞行员看见一架左绿右红中间白的飞机时,说明它是向你迎面飞来。
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600千米每小时,从预警到制动飞行员只有十秒钟的思考时间,读灯后不及时采取闪躲措施,会发生碰撞。
还会有一些特殊含义的灯,比如说安装在机翼前端和发动机入口的机翼灯,它们可以检查飞机的结冰状况、安装在飞机前起落架减震支柱上的滑行灯,能帮助飞机在滑行时,看清前方的道路。
船舶:
航行有桅灯、舷灯和尾灯3种。
桅灯,安装在船的首尾中心线上桅杆顶上,正前方225°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白色灯光,能见距离2~6海里。
舷灯,表示左舷的红灯和右舷的绿灯,分装在驾驶室桥楼左右舷上,各自在船正前方正横后22.5°,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红、绿色灯光,能见距离1~3海里。
尾灯,安装在船尾正后135°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白光,能见距离2~3海里。
信号灯表示船舶所处状态或提供灯语的一类灯具。有环照灯、锚泊灯、闪光灯和通信闪光灯等。
环照灯,360°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白、红、绿或黄色的灯光,能见距离2~3海里。
锚泊灯,日落至日出期间,挂在船首和船尾最易见处的两盏发出白光的灯。
闪光灯,舷灯上方当船舶作左右转向时,发出红光或绿光的环照信号灯。
此外,船灯还有救生圈自亮浮灯和救生衣示位灯。前者附在救生圈上,当灯具在海上飘浮时自动点燃,是一种电池式水密灯。后者附在救生衣上,供夜间使用,是一种电池式水密浮灯。
通信闪光灯:又称莫尔斯信号灯。由人工操作,按莫尔斯电报码信号发出白光的灯,供近距离通信联络用。包括定向发光的手提式或旋转座架式通信闪光灯,环照发光的桅顶式通信闪光灯。
PS: Morse code
电影《风声》中在衣服上缝出摩尔密码,将消息传播出去。《名侦探柯南》中《推理对决,新一vs冲矢昴》用了这种方法。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密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1837年,发明者有争议莫尔斯或者维尔。摩尔斯发明了电报,但缺乏相关的专门技术,他与艾尔菲德•维尔签定了一个协议,帮自己制造更加实用的设备。艾尔菲德•维尔通过点、划和中间的停顿,让每个字符和标点符号彼此独立地发送出去。
他们达成一致后同意把这种标识不同符号的方案,放到摩尔斯的专利中,被用来传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代码包括五种: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
摩尔密码灯光求救定义为:灯光长亮为"-",灯光短亮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手电筒的开关来发送各种信息,例如求救信息。
如果灯光是按照“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这个规律来显示的话那么它就意味是求救信号SOS。SOS的摩尔编码为:••• --- •••。
这个编码其实非常简单,三短、三长、三短。除了灯光之外,利用声音(两种区别的声音)也可以发出求救信号。这种求救方式是我们都应该进行了解的,也许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1909年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SOS”信号,这是第一次使用这个信号。
1912年,泰坦尼克号游轮首航遇险时,发送的是CQD(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决定用CQD作为船舶遇难信号),但因D(—••)易于其他字母混淆,周围船只并未意识到是求救信号,没有快速救援。泰坦尼克号沉没后,SOS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1997年,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2015年遭到IS绑架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被斩首,消息震惊国际,2月1日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由日本网友的解读影片,内容指出后藤在IS所发布的影片中,相较于右边的人质汤川遥菜相比,后藤眨眼的次数显得较为频繁。网友将后藤健二画面放大,日本网友解密认为,后藤是透过眨眼来打出摩斯密码,所要透露的信息是“不要救我”。
今天,国际摩尔斯电码依然被使用着,虽然这几乎完全成为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