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冰的霞飞路林荫道走久了,会有点怀念石库门里的林荫道。 我以前在微博有个微刊叫《穿弄堂》。里面写过《弄堂系列:香烟,草纸,打酱油》、《数电线木头》、《上海弄堂里的一份人家》、《渐行渐远的邮差》、《折叠床----弄堂文化(1-5)》等多篇文章。 穿弄堂时,琳琅满目多彩多姿一条一条又一条,红的绿的底下经过。冷不丁凉的一两颗水珠滴在你的头颈里,凉丝丝的那种喜怒哀乐里,会有一份人间烟火的会心一笑。 标准林荫道: 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树冠要大,遮阴浓密,夏天不落叶;要有两行,平行种在路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90%为林荫道。 标准弄堂林荫道: 石库门前晒衣架,电线、马路边、弄堂口。衣服晾在旧厢房天井走道、裤袜毛巾挂在窗外、阳台晾晒被子床单,头顶上面晾衣服、立体前后上下左右。 上海人的观念里,衣物就是要经过太阳的照射才是最好的杀菌手段,公共场所晾晒衣物是好是坏不做评判,老人们室外晾晒的个人习惯是肯定的。 晒衣禁令,最早从城市开始后来扩展到乡间,久而久之有些人不去户外晒东西了。 西方有晒衣绳禁令。由社区管理委员会、屋主协会等发布禁令,他们以为: 晾衣服影响环境美观;窗口晒衣是贫穷的象征;将内衣晒在外面是件很不雅观的事情;降低社区内房子的价值;。 支持户外晒衣服的人也打出了环保牌: 晒衣绳可以解决环保问题,节省开支;烘干机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每个家庭每年二氧化碳总量达1吨。民住房百分之十的电费都花在烘干机上,户外晾衣服能节省能源。 2014年美国6个州已经立法废除“晒衣绳禁令”,另有13个州立法正在讨论中。 太阳下面各家各户没有隐私。你洗衣我晒被,晾衣服时我把裤儿吹。斯人独坐青道旁,路人只影三两过,其乐融融穿弄堂。 人生需要的或许只是众乐乐的集体境界。老城厢里万花齐放,林林总总的万国旗至今还在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