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奥登说: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迷宫,一种充满复杂通道的建筑物,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卡夫卡迷宫一般奇诡的寓言式文字,强烈的孤独感,对环境深深的怀疑感、不安感,对自身认知的极度自信与自卑从自我中抽离。 村上春树有一部长篇小说叫《海边的卡夫卡》。神奇、诡异、荒诞,前卫、先锋,有人说是文艺青年就一定要读卡夫卡。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所表现的是在一种世界里,一个人的习惯、思维和行为都突然遭到蒙羞,产生绝望。 历经了百年之后,依旧是世界文坛上最受瞩目的作品。延伸阅读也许不知道的故事: 1,卡夫卡小说中提到过一个中国学者名字叫王赋,出生在秦朝,死于汉朝,他大概是万里长城修建时的一个实际参与者。他在六十岁的时候,写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本著作《长城书》。 2,卡夫卡父亲的铺子以寒鸦作店徽。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 3,卡夫卡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一直抱有疑虑,完成第一版的《变形记》过程后,他曾邀请朋友们来聆听这个故事。卡夫卡读完第一章节,朋友们露出机敏的微笑之后,卡夫卡才安心。 4,纳博科夫曾在康奈尔大学教授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因为对昆虫蝴蝶等抱有极大热情,他也仔细地研究了卡夫卡笔下的这只昆虫:它是一只带着棕色色彩、身长三英尺的、长者无数条小腿,有着强有力的下颚和凸性的腹部、背部的大甲虫。 5,卡夫卡考虑过《变形记》是否应该描写这只甲虫的自由的问题,但他后来没有这么做。变形是有关一个人的可怕故事与不幸遭遇,格里高尔遭受了多重打击,而他所爱的家人的对他的态度则更是认定他有罪的判决。在这里,卡夫卡神经质般的痛苦感再次呼之欲出,他个人的疼痛程度最终改变的故事的走向。 6,很多杰出作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其实是一位圣人,而他的家人则是怪物。纳博科夫就曾告诉自己的学生,格里高尔是用昆虫做伪装的人类,而他的家人其实是伪装成人类的昆虫。 7,早在卡夫卡专注写作的初期,他就认定了写作是“为魔鬼服务”的生活。卡夫卡很清楚这种浮士德式的协议对他毫无利处,但写作已是一切。白天,卡夫卡是一名专职于处理工人受伤保险的职员,晚上则奋力写作,他削减了自己与他人的所有亲密关系,专注与“魔鬼”的这场战役。 8,1912年,卡夫卡在布拉格见到了菲丽斯•鲍尔。菲利斯是布洛德的姐夫的表妹,当时在柏林一家录音机公司做秘书。卡夫卡对她一见倾心,开始争取与其每天书信往来。卡夫卡觉得菲丽斯是一个快乐、健康、自信的女孩。她甚至可能是卡夫卡所有崇拜者中,最令人感到愉快的形象。 9,卡夫卡与菲丽斯的婚期原本定在1914年举行,7月两人分手。随后一战爆发,卡夫卡专注写作辞去了工作。 1917年他与菲丽斯再次订婚。但很不幸从8月起,卡夫卡开始咳血,9月被诊断为肺结核,12月他与菲丽斯二度分手,一年后菲丽斯嫁与他人。英国文坛作家哈尼夫•库雷西表示,卡夫卡“非常易于让人抓狂,他否认了女性。与女性在一起,并没有给卡夫卡带来任何的快乐或满足。” 10,确诊为肺结核后,卡夫卡的创作更加不易,疾病像监狱一般囚禁着他,更糟糕的是,他不知如何释放。疾病与孤独可以很轻松地击败一个作家,但是卡夫卡并没有写那些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主题,比如痛苦的自己、如何谋生、或者吸引异性。他还是在写恐怖,那些幽默的、困在日常生活中的、超现实的幻想,从他下笔的那一刻开始,每一句都是如此。 11,一战爆发的时候,卡夫卡虽幸免于军队兵役,奔赴前线作战,但也一度创作中断。他的妹夫却一直在战场战斗,他告诉卡夫卡的有关堑壕战的情况,成为了《在流放地》的灵感来源,同时也使卡夫卡重回文学创作之路,《审判》的创作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启的。 12,1912年秋冬,卡夫卡曾经完成过另一个版本的《变形记》,但当时犹豫和出版商复杂的交涉,并恰逢一战期间,被迫搁置。新版《变形记》得以出版,卡夫卡对于它感到不满意和不认可。 13,卡夫卡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他的父母原本有6个孩子,但很不幸,两个孩子英年早逝。卡夫卡作为唯一的男孩,与3个姐妹一起长大。卡夫卡的父亲虽然没有在生活中表现出什么明显的过错,但是他却是卡夫卡文学作品中压迫儿子生活的强大人物的原型。卡夫卡以为在父亲的身边,自己就是“悲惨的标本不仅在你的眼中,甚至在整个世界的眼中,你对我来说都是万物的尺度。” 14,卡夫卡最坚定的支持者,大学好友马克斯•布洛德从一开始就坚信卡夫卡是天才般的小说家,他保留了卡夫卡的作品手稿。卡夫卡曾对布洛德写下了死亡愿望:亲爱的马克斯,我最后的要求就是,一切我留下的日记、手稿、信件,草图等等,读了的、未读的,务必完全烧毁。 15,1922年卡夫卡写信给布洛德表示,他开始担心死亡,部分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的一生都像是死着的一样,但是现在我真的将要死了,我的生活比别人更甜蜜,我的死亡将是更可怕。” 卡夫卡对“死亡”的态度,从他的作品就能看出,像是一场极具想象力的万物将终的彩排,而《变形记》无疑是其中最生动、最悲哀、最可怕、最令人难忘的结局。 16,他生前默默无闻,所住过的疗养院里,医护人员称他为“12号病床的病人”。他死后,大量作品的出版惊起轩然大波。二战的背景下人心惴惴不安,面临绝望,孤独感发酵,人类在这时读懂了这位犹太先知的寓言,欧美的卡夫卡热开始了,加缪、纪德、托马斯•曼对其称赞有加。 17,1923年卡夫卡与朵拉热恋,父亲对他说: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别的衬衣,布拉格的犹太女人们就会用这一套来勾引男人,你一见到这件衬衣,自然就决定娶她了。卡夫卡去世后当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时,朵拉拼命往坟墓里跳,被在场人员紧紧抱住。 18,1978年起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一批来自各国的德语文学专家,开始按照当代文学的标准来编辑卡夫卡的小说、日记、书信和遗稿,并由菲施尔出版社陆续出版。 19,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虽然与朵拉有过一场热恋。其根本原因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写作所赖的存在孤独的恐惧。写作面前,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婚姻毫无位置可言,他是这古老的伟大事业心甘情愿的祭品。 20,1983年为纪念卡夫卡,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一种释放,妄图描摹脑海里的一些影子,卡夫卡是不可复制的。也许卡夫卡所写,从来都与文学无关。他的孤独、不安、怀疑、焦虑,早已深藏在人类祖传的基因里。一旦触及他的文字,就能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像是把你灵魂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猛地敲了一下。正如他自己在一封信中所言:“我总是力图传达一些不可传达的东西,解释一些不可解释的事物,叙述一些藏在骨子里的东西,和仅仅在骨子里经历过的一切。” 人的整个生命如同一座迷宫,只有通过艰难曲折的朝圣之路,才能告别罪恶的生活,到达迷宫的中心,在那里找到人生的目的。压抑中,卡夫卡一生都在寻找着迷宫的出口。 PS:《迷宫》 希腊神话里的第一座迷宫: 国王米诺斯设计,建造于克诺索斯。迷宫用来囚禁米诺斯的儿子,半人半牛怪物的弥诺陶洛斯。这座迷宫在完成后设计者本人几乎无法从中逃脱。雅典英雄忒修斯杀害弥诺陶洛斯后,顺着阿里阿德涅的线逃出了迷宫: 有一年,弥诺斯王统治着克里特岛,没有给海神波塞冬送去允诺的祭物公牛,海神十分生气,决意报复。他附体在公牛身上,勾引了弥诺斯王的妻子帕西法厄王后。不久,王后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弥诺陶洛斯。为了把怪物藏起来避免家丑外扬,弥诺斯王命令岛上最优秀的工匠代达罗斯造了一座迷宫。 稀奇古怪的地下房子,走廊离亮处越来越远,根本找不到出口。发狂的弥诺陶洛斯在一堵堵墙壁之间徘徊游荡,左突右冲,以雅典王进贡的童男童女充饥。终于有一天,雅典王子忒修斯带着宝剑闯入迷宫。他一路退下弥诺斯王的女儿阿里阿德涅送给他的线团的线,杀死了牛头怪物弥诺陶洛斯,又沿着这根线找到出口,活着离开迷宫。 中世纪英国流行草坪迷宫,把草坪栽种成迷宫的样式。直到今天还有几十座这样的迷宫供旅游者参观。南威尔士就有一座很古老的迷宫保存了下来,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800年。 人类建造迷宫已有5000年的历史。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里,这种兴趣不断扩大,从地中海蔓延到叙利亚,再到东方的阿富汗、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 最早的迷宫建于迈锡尼时期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首都的一座王宫里。它与在希腊的皮洛斯找到的公元前12世纪,画在粘土板上的迷宫很相似。罗马时期贵族的豪宅里,大厅和餐厅装饰着迷宫拼花图案。 这些几何图案的中心通常是古代神话中的景象:忒修斯和被杀死的弥诺陶洛斯。当时的人们更关心的似乎只是图案形式,有时并不在乎他们的迷宫有错既进不去,也出不来。 中世纪初期用来装潢手稿的小图案中,迷宫的形状有了变化,司祭奥特弗里德•魏谢布尔格斯基让构成迷宫图案的线路形成一个基督教的十字架,由此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哥特式迷宫。这些迷宫的图案往往用来装饰大教堂的入口处例如,沙特尔大教堂就称得上是一座迷宫。要想进到教堂的中心,要拐28个弯——跟太阴月的天数一样。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产生了3座迷宫。汉诺威的一座叫“车轮”还有两座是瑞典的士兵在30年战争期间建造的,一座在瑙姆堡以北,叫“瑞典轮”;还有一座在格赖琴,叫“瑞典割草场”。在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和俄罗斯,有500多座古老的迷宫。这些迷宫是用小圆石和巨砾建成的,叫北方“特洛伊堡垒”。多数迷宫的直径有7~18米不等,许多都是只有一个入口的克里特式迷宫,只有个别的波罗的海型迷宫有两个入口。根据覆盖在石头上的地衣来判断,它们大概用于祭祀。 十八九世纪,印度北方的一些地方的民族甚至认为,迷宫有助产的魔力,人们用画有迷宫的青铜盘盛水让产妇喝。粘土板记载迷宫的故事: 特洛伊市的一座王宫的门后坐着一位侍臣。他的任务是在粘土板上登记臣民进贡的山羊数目及进贡者的姓名。进贡者离去后,他无事可做,便把粘土板翻过来,在上面勾画迷宫。就是这么一块粘土板在地下躺了大约3200年,竟奇迹般地完整保存到今天。 坊间传说迷宫里的墙壁具有魔力。在迷宫里转一圈,能给田地带来好收成,过去人们常在迷宫里举行成年仪式。没有儿女的能生孩子,总之能心想事成。考古学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发现一座用石头砌成的跟人一样高的迷宫,取名“特洛伊堡垒”。一条独具匠心的小路通往中心广场。那里有一个姑娘在等待着心上人,而心上人穿过错综复杂的小路,跳着舞向姑娘靠近。《自然史》一书中提到四个古老的迷宫: 克里特迷宫,埃及、利姆诺斯和意大利的一座迷宫。Labyrinth原本来自前希腊的Pelasgian,后为古希腊语所吸收,其可能与吕底亚语的labrys双刃斧,象征王权。最早的迷宫是在克里特的王室米诺斯宫殿,意思是“双斧宫殿”。 单迷宫: 有一种万能的破解方法,即沿着某一面墙壁走。在走的时候,左(右)手一直摸着左(右)边的墙壁,这种方法可能费时最长,也可能会使你走遍迷宫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条死路,但玩者绝不会永远困在里面。 复迷宫: 复迷宫是有多种走法的迷宫。由于有多种走法,复迷宫中必然有一些地方可以不回头地走回原点,这条可以走回原点的通道就在迷宫中表现出了一个闭合的回路,以这个回路为界,迷宫可以被分为若干个部分。所以,复迷宫从本质上说是由若干个单迷宫组成的。 对于复迷宫而言,上述“万能”的破解方法不一定适用,适用的前提是起点和终点在该复迷宫的同一个部分内。复迷宫虽然有多种走法,但很可能更复杂,因为在迷宫中,兜圈子比进死路更糟。延伸阅读《知识殿堂的迷宫》: 1,世界最长花园迷宫: 英格兰朗利特庄园,花园迷宫由1.6万株紫杉组成。1975年设计并建筑全长达2.72公里,占地约60.7公亩,平均要花费1个半小时才能找到出口。 由于迷宫的路线过于复杂,为了让挑战者不要迷路太久,迷宫内共有6座灰白色木桥,挑战者可以站上去观察目前的所在位置。迷宫内还设置有数个迷失Life in Lost板子,找不到方向者可以举起板子求救。 2,英国最古老的树篱迷宫: 迷宫建于1689年,许多小说和诗歌都描写过它,在威廉三世时代就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游玩过了。 3,世界最大的植物迷宫: 法国安德尔河畔的海纳安德尔,1996年开园时,有超过85,000多人试图走出这片10英亩的迷宫。里面种的是向日葵,每年冬天,农夫们会重新设计并播种,到了春天就又长出一个全新的迷宫图案。 4,世界上最复杂的迷宫: 威尼斯郊外皮萨尔别墅花园迷宫创建于18世纪初,被誉为是一个最复杂的迷宫世界。传说1807年拿破仑一世曾经迷失在这里。 5,最有名的传统树篱迷宫: 阿什科姆迷宫是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有名的传统树篱迷宫,位于肖雷汉姆东面的莫宁顿半岛。迷宫里有数千平方米的道路,种植了1000多棵柏树,用了217个品种的蔷薇与1200个以上的灌木丛,形成了3米高2米宽的迷宫墙。阿什科姆每年剪接3次树篱,以保持其曲线优美。 6,沙特尔圣母大教堂里的螺旋形迷宫: 教堂中殿地面上有一个螺旋形迷宫,中心处以前嵌有一块铜板,上面的浮雕是希腊神话里的忒修斯战胜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诺斯的场景,它将中殿分成3/4开间,呈圆形内外总共有12圈,最后抵达中心玫瑰花似的终点。 这块铜板继承了克诺索斯古迷宫、埃及古迷宫的传统。 迷宫行走技巧狭义迷宫第一定律: 1,进入迷宫后,可以任选一条道路往前走;2,如果遇到走不通的死胡同,就马上返回,并在该路口做个记号;3,如果遇到了叉路口,观察一下是否还有没有走过的通道。有,就任选一条通道往前走;没有,就顺着原路返回原来的叉路口,并做个记号。 狭义迷宫第二定律: 1.优先考虑新路径;2.遇到曾经经过的岔路,立刻回头;3.任何一条路径最多只走两遍。 广义迷宫第一定律:只要走遍迷宫所有路径必然可以找到迷宫终点;由于死路或误差的存在,任何一条路线可能被走最多两次;广义迷宫第二定律:存在未走过的路径时先走未走过的,不存在时只走只走过一次路径的。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可惜,未必都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