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名词多到不要说新上海人不懂,老上海也是莫名其妙。 复兴路走到头,江边码头大概还剩卢作孚、虞洽卿等人兴建的五座老仓库没拆。于是就有了复兴五库: 1号库: 建于1927年,粮库。 2号库: 建于1936年,民生轮船公司仓库。建筑风格属于现代主义,青砖廊柱、门廊阳台等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 3号库: 复兴港仓库旧址,坊间一直称为“大储栈”。 4号库: 建于1937年,宁绍轮船公司码头仓库。 5号库: 大达轮船公司码头仓库。 150年历史的十六铺码头曾是远东最大码头,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仓库外立面基本完好,保留了西方工业建筑的简洁与流畅,朴实无华框架宏伟气质硬朗。 随着时间的推移460米岸线,百舸争流的景象一去不复返。改造后辟通的外马路(东门路-复兴东路段)5座老仓库转型成为艺术空间、酒店、餐饮等。 由于经营模式雷同交通不便人气不旺,有故事的老仓库也被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