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蒂斯,20世纪最后的巨匠》
· 阅读357
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自学成功没有进过艺术学院,通过临摹名画体验绘画的本质,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Balthus原名巴尔塔扎•克洛索夫斯基,巴尔蒂斯是他从艺后使用的笔名。他出生于巴黎一个波兰贵族家庭,和当时法国著名的艺术家都有交往。父亲是美术史学家和画家母亲在绘画上很有建树,13岁时,巴尔蒂斯为里尔克的诗集创作40幅插图,耳濡目染绘画成了他终生不弃的事业。
对古典大师作品的研究入手综合个人现实生活经验,创作寓感性于理性的风景画,联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和谐。意大利托斯干地区旅行时,弗朗切斯卡的壁画空间处理、人物与景物的清淡色彩与带有拙味的造型,对巴尔蒂斯的启示颇大。
1934年,首次在巴黎皮埃尔举办画展,这一时期迷恋的主题为临近青春期的小姑娘,性的意味的半梦半醒的状态《镜前的少女》。
1956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人展。
1960年,巴尔蒂斯被任命为罗马法兰西艺术学院院长。访问日本彻底地迷醉于浮世绘并结识了模特出田节子。绘画的色彩变化微妙,艺术装饰利用统一的视觉效果,凝造了一种介于东洋西洋间的特殊观感。《红桌日本女子》、《黑镜日本女子》等许多作品都以太太原形绘制。
70年代末,巴尔蒂斯隐居瑞士。柔适的颜色增添了云石般的光华,人物在椅中处在似睡非睡的朦胧状态,像花般不胜凉风倦怠的梦境与冷酷,闲逸和轻松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休息的裸女》、《侧立的裸女》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特辟专室展出他的绘画。
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向巴尔蒂斯致敬”的盛大回顾展。
1995年巴尔蒂斯的作品来华展出,女儿代表年迈的画家宣读了父亲致中国观众热情洋溢的信件,巴尔蒂斯说: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光已逝,我不复孩童,而成了88岁的老翁。我不喜欢当代绘画,我创造了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我所见到的现实之美的绘画,因为这是力图走出20世纪末大混乱的人所创作的作品。
2001年,威尼斯格拉西宫举行最大规模的巴尔蒂斯回顾展,展出250幅作品,世界各大报都以“20世纪最后的巨匠”赞誉他的艺术成就。
纯平面纯静止的延伸似一张幼稚而无形的网,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永恒存在超脱那无时不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