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工部局辟筑,总长400米宽度8.8米,道路为沥青浇灌。 昆山路红砖和青色为主色调。沿街多为旧式里弄和公共建筑,楼房大多不超过三层,百年以上历史的庐不少。 景:佩服、敬慕。 庐:简陋居室。古代官员值宿、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景林庐: 1923年英式风格公寓。最早出现在虹口的古典柱式五层建筑,为堂内神职人员教友居住的。 金顶、青砖、卷和装饰线脚为红砖。主立面设连续的卷柱式外廊,卷窗半圆型、弧型、三角型、双联卷等多种形式。 坊间传说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初到上海,就住在房子里后设的慰安所。 景灵堂: 1923年改建东吴法大学法学院内部礼拜堂为教堂,取名景林堂是为了纪念牧师林乐知。 砖木结构三层楼平面拉丁十字形,北立面及西立面尖拱窗为哥特式,内部2层为礼拜大堂和侧廊,后部有架空楼座。教堂能容纳1500余人,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基督教礼拜堂。 宋耀如一家都是该教堂的信徒,宋美龄为景灵堂唱诗班成员。 蒋介石在此受洗,名字列在该堂名册中。《报海杂忆》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宋家曾邀请景林堂的牧师江长川担任主婚牧师。 江长川认为蒋虽然按照宋家的要求,和别的女人断绝关系并登了广告,但手续尚未办清拒绝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