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康路,如同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道路两旁的梧桐绿荫如盖掩映着一幢幢欧式花园洋房。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条路可以浏览老上海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曾经的福开森路是绝对不可错过的。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条路可以浏览新上海各个时期的人口数据,密丹公寓门口是绝对不可错过的。 无数次的扫街,今天武康路上少了长枪短炮,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吃货们越来越多了。 密丹公寓,位于湖南路相交的东北角武康路115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层公寓楼,建筑平面为三角形状(上海人说的纸片楼)。昔日楼上的住客几乎为旅沪外籍人士,楼下为果汁店和鞋店等。石油公司的Russakoff、泰来洋行的Berg,解放后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都曾在这里居住。 1931年德国人建造,赉安设计。好玩的是,赉安洋行三杰中的Kruze曾在公寓的顶楼住过。赉安洋行高质高产罕见,作品如法国总会(今花园饭店裙房)、淮海路上的培恩公寓(现为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等等都出自他们之手,#乔茗星ART#《旧法租界的魂》中有讲到过。看点为: 图1:用尽每一吋地界边缘,业界称“贴界”。沿界而建的纸片楼在上海并不罕见,南昌路、淮海路等都有,武康路上至少有两栋; 图2:平屋顶水泥拉毛墙面,窗裙、阳台、檐口; 图3:标志楼层的装饰为罗马数字; 图4:建筑外形与大象的形体相似,趣味性较强; 图5:入口处理采用内凹的手法,门上方逐步出挑处理成装饰艺术特征形象,使人联想到古典建筑的券门和柱式; 图6:赉安LOGO。 武康大楼曾经为孔的女儿所有。坊间传说密丹公寓是孔祥熙的产业,1923年建造的培文公寓、1925年建造的斐村、1932年的建造祥庆村等。永嘉路、虹桥路、多伦路等等孔祥熙的名下产业极多。静安别墅90%以上,巨鹿路沿街22幢邬达克在克利洋行设计的洋房,因为怀疑是孔的私产,很长的一段时间由政府接管。 从过去到现在,武康路有太多的史料八卦让你去探寻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