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上的三剑客之一大黑石公寓,现在可以堂而皇之进去拍照了。 原因是那里有一民居开了一家书店,有大就有小。小黑石公寓之前,必定有大黑石公寓。 拉都路上的小黑石培尔公寓,又称贝尔蒙特公寓位于襄阳南路254号。 1936年建造6层老公寓。赉安洋行设计,现代派装饰主义风格,坊间习惯上把它叫做小黑石公寓。 这座上海比较早出现的6层公寓,赉安运用了现代手法来设计:出挑的阳台连成片,楼顶有大平层的露台,内部装饰艺术的风格。 如今扫街依然能看见,入口的老式信箱和现代派的楼梯等残留。 隔壁拉都路311号曾经是蒋介石的私人府邸,现在下面是烤鸭店,各种小餐饮难想象曾经的模样。 黑石公寓: 黑石公寓又名花旗公寓,现名复兴公寓,复兴中路1331号。照片没留档之前,真的以为公寓是黑颜色的石头所造。 Blackstone Apartments直译过来,即黑石公寓。 英式钢筋混凝土公寓大楼,建于1926年。巴洛克风格主入口开敞门廊上为露台,主立面左右对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非常漂亮。 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较大的开敞门廊,主入口门廊立面处理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当年为满足住客需求,公寓内设四季恒温泳池、餐厅和舞厅。户外还有3座网球场及12个停车库。 1925年,Blackstone Apartments的招租广告中描述: 中国最好的公寓。 拎包入住或空屋租用均可,网球场、游泳池、舞厅免费开放。 提供宴席服务、无线电服务等。 租金适中,地址坐落于黄金地段。 当时共分九等,虽然价格高昂但并不缺乏旅居上海的英国人、荷兰人、俄国人、法国人、瑞士人和德国人等。由于教会背景,该楼还是宗教人士的主要聚居地。 大楼的顶层是一座屋顶花园,可以俯瞰附近大部分街区。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 黑石的知名度远远超过花旗公寓的原因,是坊间传说一位叫做黑石的传教士从美国聚敛了大量财富,通过在沪投资的形式,转化成自己的私产。 人们宁可相信有黑石这样一个神秘人物,情有可原。 现公寓底层由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使用,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PS:旧文#乔茗星ART#伊丽莎白公寓,复兴路上的三剑客 五岳归来不看山。 《三剑客》又译《三个火枪手》、《侠隐记》。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故事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朝代,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历史事实为背景,描写三个火枪手如何忠于国王,该书曾五次被翻拍成电影作品。 伊丽莎白公寓,黑石公寓,克莱门公寓仿佛是三剑客,竖立在林林总总经典老洋房的复兴路上,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伊丽莎白公寓: 复兴中路1327号建于1930年,Bauhaus最婉约的艺术派风格。建筑五层公寓呈对称布局,装饰集中于建筑顶部,造型焦点在中间凸出的楼梯间转角部分,其转动45度插入墙壁内,两侧转角为半圆形外凸墙面。立面整体强调竖向线条,顶层檐口线脚较浅,有水平向装饰处理。 解放后收回国有,现为民宅。 黑石公寓: 又名花旗公寓和复兴公寓,占地面积0.14公顷,建筑面积4977平方米。五层砖混结构,横五段竖三段格式折衷主义风格,出入口出挑大门廊,使用简化的石雕科林斯双柱支撑,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二层设置栈桥式露台,露台边缘为三段圆弧。建筑三至五层中部均设置弧形阳台,屋顶弧形山墙和装饰收势,上有1942的年份标记。 1949年收回国有。拍摄解放总统府曾反复来此取景,现一、二层徐汇区房产管理局,其余为民宅。 克莱门公寓: 又名爱丽丝公寓或玉门公寓,法国式公寓里弄,普爱堂在上海的房地产。 1929年由比利时人克莱门与教会合作建造,克莱门是一位比利时人,民国初在法商电车公司任大班,他与教会合作建成此公寓和陕南村。 公寓由5幢4层楼房组成,呈梅花形排列。最大看点是早期的酒店式服务,每栋楼上有边门,5个公寓阳光玻璃房连接,后来嫌维修麻烦拆了。 屋顶有老虎窗屋面为红色机制瓦,南立面山墙为跌檐式山墙。外墙面主要为水泥拉毛粉刷,一色清水红砖,墙角装饰花纹凸现。每个层面有房间9套,布局成品字形。 解放前每一房间均陈设有法式家具,设有咖啡厅、电话间、汽车间、跳舞厅、游泳池和饭店供赁人使用。 1945年后克氏侄女将餐厅改建成森内饭店,日间供膳夜间是舞厅。 1954年餐厅改为东华书场,后来变民居。 PS2:《克莱门公寓的小水塘和跳水池的大水塘》 午后的树影斑驳齐整显得很是富气,复兴中路上有三个地方以前周末都是会去的。 1380号上海市跳水池,下雨天最爱在室外游泳,或潜水看水面的涟漪或雨点子打在身上,噼里啪啦的很是爽快。跳水池占地面积16322平方米呈长方形很是宽敞,标准池50米X 25米和室内温水池25米x 15米任你选择很是惬意。 游完泳后去对面1363弄克莱门公寓买碟片,弄堂里面踩小水塘又是最喜欢做的事,即便是自己浑身湿漉漉的。 小店的碟片心满意足的捧回家前,再去音乐学院下面的咖啡厅坐着。 买到一本《人生万事秘诀》,全书六卷卷一传家宝;卷二交际场;卷三经商学;卷四衣服库;卷五饮食谱;卷六居住识。全书涉及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在当时有比较普及的实用价值。卷一第二十三篇“实验创业秘诀”谈到要“勤与俭”,卷二第二篇“交际之判别”,文中述有快乐交利害交、道义交患难交、爱情交,还有卷中“利用广告、营业择地、店铺装饰”等等内容翻翻目录很是开心。 上海明华书局出版,距今已近100年。书能够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书中有益的成分,依然闪耀着质朴的智慧和人性。一个下午就怎样晃晃悠悠的过去了。 一座城市因为个体记忆的留存,地理的错位渐渐积累了人性的诗意,离开时随手拍了一张照片。 辣斐德路雨后一栋老房子,地上发着悠悠反光的小水塘,会是漫长无尽的时间所带来的无法比拟的感受。 花低池小水泙泙,花落池心片片轻。酩酊不能羞白鬓,颠狂犹自眷红英。 附上海跳水池:原址为东华球场及东华足球队的训练场地,有足球场和网球场,1955年建造成为常熟运动场。 1964年运动场西半部建造跳水池,东半部改造成小足球场。70年代末,将原来的小足球场等改建成网球场。 2014年拆,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乍为旅客颜常厚,每见同人眼暂明。京洛园林归未得,天涯相顾一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