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那先生,送给我爸一本他做的精美画册。
梦寐以求的原因是郭博先生久闻大名,今天终于可以一睹风采了。像郭博名家特长,在古代建筑摄影方面,可说是独领风骚。
郭博,郭沫若之子,著名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家。
郭先生从1975年到1989年近15年间,共拍了6万余张,其中还有古代建筑的照片。郭博先生的命运不算太惨,照片捐出去后,对方给他一本印刷考究的画册,令摄影者趋之若鹜,一时间洛阳纸贵。
郭先生的摄影作品内容丰富,除了上海外滩的西洋建筑、南市老城厢的旧式民居外,还有哈尔滨的俄罗斯式的东正教堂、成都的东方式的寺院等。
大家以为郭先生是艺术家而收藏之。
郭博先生无缘见到,郭沫若的孙子和蔼可亲,在日本《朝日新闻》做摄影记者。
小郭先生因为一生笼罩在郭沫若的光环下,他会主动告诉你,他小时候见过郭老。
当年与郭老的会面是由秘书安排的,老先生见面时读些文绉绉的古诗,问小孩子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孩子也听不懂他讲的话。秘书不一会就宣布会见结束。
这些就是他对爷爷的全部记忆了。小郭先生感叹参与了权利游戏中心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图片为郭沫若孙子从茂名路我家出来后,扫街在德文医工学堂。
他很兴奋,因为长年在日本的他,找到了父亲热爱上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