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诗人名言: 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阿尔罕布拉宫是为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埃米尔国的王宫。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 西班牙风格伊斯兰混搭的建筑在上海滩上并不多见,独特的面貌赋予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阿贝拉多•来丰Abelardo Lafuente在《上海大辞典》建筑卷中,只能能查到来丰的名字词条。2010年世博会西班牙展览馆塞万提斯文化周的活动中,有来丰遗留在上海的建筑的活动。 2011年来丰逝世80周年纪念,中山东二路20号举办了“西班牙建筑师在上海”的图片展,将这位神秘的西班牙建筑师以及他在上海的足迹以丰富的史料和图片展示给参观者。 来丰的建筑作品中,如今保存完好、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特色的一幢建筑是多伦路250号的“孔公馆”。建于1924年、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为1082平方米,建筑面积637平方米,建筑中留下了诸多阿拉伯建筑的痕迹。避暑公馆内部装饰以及外部构造中,大量参考了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以及印度泰姬陵的风格。 原本电影大王雷玛斯的避暑别墅。雷玛斯来自格拉纳达,也许雷玛斯怀念家乡,想建造一座上海的阿尔罕布拉宫,貌似和来丰达成意向。 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的柱顶、拱门和露台、主大厅中的装饰,圆顶、尖塔、马蹄形拱、石造花窗格、釉面砖镶嵌,都可以在多伦路250号看到翻版。 正门入口处及弧形外墙的窗框间,带马蹄形连拱图案,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底层门窗有修长圆柱,窗下有精美的浮雕装饰。大厅彩色瓷砖铺地,室内外墙面上使用釉面墙砖,屋顶有两座马蹄卷四方亭。 为了完美的体现西班牙建筑风格,来丰当年写信给西班牙各个瓷砖厂,请求海路进货。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来丰陆续收到从西班牙本土运来各式各样的瓷砖订货,并将他们运用到他的建筑上。如今,飞星车行的外壁和地面上,只保存下来8块碎片。 雷玛斯的避暑山庄后来辗转到了孔祥熙手里,成为孔祥熙沪上三处豪宅之一。 Abelardo Lafuent1871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从小跟随在菲律宾马尼拉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父亲学习建筑。来到中国后足迹遍布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来丰洋行”。《上海大辞典》中的统计,在沪的建筑设计师中,大多数为英、美、法国人,来丰是唯一的一位在沪的西班牙建筑师和承包商。他凭借他出色的建筑才华与眼光,不仅打败了众多竞争者,赢得了不少客户的青睐,在众多外国建筑事务所中独树一帜。 阿尔瓦罗•莱昂纳多把来丰在上海的建筑设计经历归纳为两个阶段: 1913年至1923年共参与设计了15个建筑项目。夏令配克大剧院、维多利亚大剧院、花旗总会、犹太人俱乐部、飞星车行,雷玛斯公寓以及具有西班牙南部伊斯兰摩尔风格的私人避暑山庄等都是由他设计并建造。此还有大华饭店的舞厅,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 1914年到1926年,来丰洋行主要服务于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这家公司为犹太人嘉道理家族所有,拥有包括上海汇中饭店、大华饭店以及香港大酒店等著名豪华饭店。这期间,他参与并负责建造设计的项目多达38项,其中很多为具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建筑,如今有些仍保留下来,成为近代建筑保护。 1931年这位天才的建筑设计师在他的建筑辉煌时期不幸逝世,甚至有些建筑项目并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