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上海口味,唯一没有汤而出名的生煎。
以前有个笑话。店里有一人一口生煎下去,汤水飚到前人,连忙说对不起拿手帕给对方。等了好一会对方没有归还的意思,只好开口问手帕能否还我,对方说你不是还要吃第二个了吗?
皮厚没有汁水起来方便,大概这两位之一就是创始人吧。
早年上海滩的生煎店家,出名的是位于四马路的萝春阁。大亨黄楚九开的一家茶楼引进生煎馒头作为早餐茶点后,声名大噪。黄楚九谢世,萝春阁易主。
萝春阁的创立者是大壶春创始人唐妙权的叔叔。
大壶春的名字怎么来的,众说纷纭。
坊间传说以前的大壶春开在过街楼下面,地方狭小。每个桌上只有大大一壶大麦茶代替绝配的牛肉汤,因此有大壶之称。
30年代另起炉灶的生煎,定位于无汤生煎。这个别出心裁的定位,成为大壶春的一大特色。中间停业过多年后,搬到了老字号云集的云南南路专营生煎和牛肉汤。生煎馒头虽然只是小点心,制作上的学问却不小。
有扬帮(开口朝下)和本帮做法(开口朝上)的区别;
有肉馅厚实、汤汁偏少的“肉心帮”和馅掺皮冻、肉嫩多汁的“汤心帮”的区别;有全发面、半发面甚至不发面的区别。煎馒头时大壶春彼此不留有空隙,挤挤挨挨的使生煎受热膨胀后令其开口隆起。
大壶春传统的制作工艺面皮用的是传统的全发面:
面团加入酵母揉好以后,醒发15分钟左右。具体发酵时间长短不固定,师傅根据当天的天气凭经验调节。
擀皮包肉馅,包好以后还需再醒发约半个小时。
因经过两次发酵生煎口感厚而松软,底脆且香。生意很是火爆,门口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今年7月份又创新出了鹅肝鲜肉生煎,之前停售很久的蟹壳黄也再次出现在大壶春的餐桌上。
一直延续至今的大壶春,为了怀旧,醋是用茶壶装的。
图1,知道了大壶春的名字怎么来的,我更想知道的是谁发明的这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