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路原名西爱咸斯路,东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全长2072米。 1920年公董局修筑此路。 1943年接收上海法租界,改名永嘉路至今。宋子文、孔祥熙、田汉、徐悲鸿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这条马路上居住过。 漫步在高大的梧桐树遮荫蔽日的秋天,欣赏着道路两旁散落着西班牙、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等风格的花园洋房以及石库门、现代风格老公寓、成排的新式里弄,真的是一幅欧陆风情与海派味道交相辉映的独特风景线。 图片1,挑楼纸片楼集一身。 挑楼: 楼房向外悬挑出底层的封闭楼层房屋,层高不低于2m。 类似于封闭阳台,但是突出底下一层的外墙墙面。 纸片楼: 整栋楼薄如一张纸片。老宅带有三角的多边形建筑。 过去在造楼时往往会将地界利用到最大限度,贴着马路边建楼,也叫做贴界。 图片3为宁波路390号。 建造之初为一座小客栈。 附近的南无锡路一带原来聚集了大量做小生意的商人,南来北往的客流使这里热闹非凡。楼的尖角后方紧贴着石潭弄,整幢房子随着弄堂的延伸逐渐变得越来越宽。 解放后逐渐变为民居,整幢楼住了72家房客的一半近40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