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马路因为融入了时代的故事,每一幢建筑的背后都会有N个传奇的故事。 高安路63号两层小楼外观看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它的款式在上海老洋房中可算是孤品。30年代赖安洋行设计,砖木结构地中海式建筑。出檐的开敞圆拱形门,沿街立面局部砖饰,上部分水泥拉毛,山墙的檐口西部有连续的双层半圆齿形装饰, 地中海风格的小洋楼,在衡复大概有两栋。 一座是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总领事官邸。另一栋便是这座坊间传说的63号,毛人凤小老婆花园洋房。25号是毛氏旧居,两处住宅近在咫尺似乎说的过去。独立式花园住宅假三层,清水红砖墙双坡顶,有棚屋形老虎窗。南面起居室呈六边形突出墙面,上部为露台。屋顶烟囱锯齿状平面,较有特色。 赖安当年万万想不到他的设计的房子会被说成是鸳鸯房,魔都旧存在我是看来各人眼里各有所爱。63号门口挂牌标注为大实业家厉树雄旧居(没有八卦传说),现为上海市建委老干部活动室。 厉氏当年为华义银行第一任买办,英商会德丰公司买办。旧上海房地产、信托、保险、煤电、纺织、绒线等领域的巨商,创制的“小囡牌”绒线闻名上海滩。 厉家在上海有多处房产,最有名的就是现在虹桥路2049号别墅。它最早的名字为沙逊别墅,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12万美金买下。周末,在沪的大银行家和大企业家常蜂拥来此度周末。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人在这里扔炸弹,明天上海金融肯定瘫痪。 解放后原址建造了龙柏饭店。龙柏高大茂盛,以此命龙柏饭店1号楼。90年代初,厉家后人携带有关房产证件来上海,成功收回别墅产权。 63号大概是无回天之力了。 高安路就是这样的一条马路,因为有了旧式人物的穿插而变得鲜活起来,于是便有了时空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