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飞路670弄红砖房&红砖中山行馆》
凡是有红砖建筑的我一定是会特意强调的。
因为它是早年的一个时间划分标注。思南路口,躲在淮海路里面的两栋红砖房特别漂亮。
淮海中路670-686号红砖建筑,百业地图上标注为信谊药厂堆栈。
原名霞飞路九栋十八间,老人们回忆白俄居住者居多。建于1912年3层花园住宅红砖外墙,一字排开,坐北朝南,南面每层有8开间拱门式的结构长廊,均有里阳台。楼墙为深灰色砖,隔有暗红色砖,前院与左右为草坪。门墙围以竹篱,绕以绿叶丛和梧桐小树。
沿街原有明德女中,晓光中学等后为华狮广场。
1938年,校长梅颂先租赁霞飞路688号。南市原校址修建教学大楼为南校,霞飞路称北校。50年代北校并入比乐中学,南校即今明德中学。
1939年,晓光中学校长为彭弼亚,校舍位于霞飞路694号。
1941年改名成智。
1958年并入向明中学。
图片为90年代淮海中路760号弄口场景,弄内有蓝花衣着百货综合商店,上海南方羊毛衫厂,东亚电梯厂等。
淮海中路650弄3号外廓式红砖住宅建筑,建于1911年,三层楼砖木结构的花园洋房,坐北朝南,拱门式结构连续砖砌券廓,窗楣垂花装饰三角形山花转角作束柱,二层窗间饰科林斯双柱,置券心石中间三扇矩形长窗,并列四根方形壁柱。
坊间传说经历百年风霜的原宝昌路408号启秀女中、上海第十二女中、淮海中路小学校舍曾经是孙中山的行馆。
清宣统三年孙中山自海外抵上海,在此为成立“主持对内对外大计”的政府,会见各省军政代表与中外人士。十一月26、27两日,召开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并与各省代表,商讨组织临时政府问题。30日,召开同盟会本部临时会议。31日,与日本友人宫崎滔天商议借款事项。
民国元年元旦由此启程,赴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4月17日,辞职回沪,在此出席欢迎会。
民国2年孙中山在日考察实业,3月24日,抵沪亦居此楼。
PS:红砖
但凡留到现在的红砖房,冠以百年建筑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上海看到有年份有模有样的红砖房,就喜欢叫做安妮女王风格,其他的建筑就胡乱给个名字。比如徐家汇公园的小洋楼,又叫做小红楼。
英国没有安妮女王这一说法,红砖建筑他们就叫做红砖房,因为这是个很好的年代划分。最美红砖房,泰来里位于康定东路东首的石门二路,背靠苏州河。30年代建造,旧式里弄砖木二、三层清水红砖墙面,砖雕花饰做工细腻,入口门洞为叠涩式样。
衡复区的远东第一红砖房徐家汇天主教堂、百代红砖房、鸿英图书馆都为红砖房,宝昌路救火会是红砖房、杜月笙银行中汇大厦是红砖房,马立斯花园三井洋行大班住宅为红砖房,德、美、日领事馆、现在号称的外滩源都是红砖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城不使用红砖。
秦砖汉瓦,意思就是秦朝的砖和汉朝的瓦是最好的。如果万里长城使用红砖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古代建筑大多不太使用红砖而使用青砖,为什么?
青砖和红砖烧制所需要的原料,工艺流程基本相同。都是由黏土、页岩等原料粉碎后混合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红砖:
砖窑中的空气流通,砖中含有的铁元素会氧化成红色,自然冷却后就形成了红砖。
古代砖窑技术不足,自然冷却的话很难得到颜色统一的红砖。红砖放在室外不耐冻,气温太低砖头就会发泡容易碎,有的砖头甚至用手都能直接抠动。农村建房使用红砖的话,外面都会涂刷表面增加使用寿命。
青砖:
青砖需要再加一个过程。密封1天浇5-7天的水,铁元素不完全氧化出来的颜色就是青色。
青砖的抗冻性抗风化的性能好,烧制远比红砖更复杂。它的烧制不仅改变了砖头的色泽,还提高了它的硬度。
秦朝尚黑,按照五行来划分属于水。青砖烧制出来的颜色更均匀统一,耐水性抗冻性等性能好有着更长的寿命。带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庄严中透露着稳重、庄严符合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大秦帝国也因此大量使用各种青砖来做建筑,青砖的使用也就慢慢地流传下来了。
此一时彼一时开埠后烧窑的技术没问题了,魔都建筑大都为红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