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西路,东起瑞金二路接建国中路,西至衡山路接广元路。 1912年公董局辟筑东段,名为靶子路或打靶场路。 1920年以法侨名字更名为福履理路。 1922年逐渐向西延伸至贝当路。 1943年汪精卫政权改名南海路。 1945年改名建国西路至今。 323号 赉安洋行设计。 欧陆风格花园住宅,三层砖木结构小巧精致立面装饰丰富,约建于30年代。 北侧沿街稍具中世纪罗马风形式,立面突出淡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局部装饰绿釉镂空方砖,墙面窗型丰富,窗框线脚刻画细腻。 南立面局部呈弧面外凸,底层大门采用橄榄叶浮雕垂花镶饰门框,其上部为连续卷花纹浮雕线脚。 东侧原为附带的裙房,后改造并独立门户。现为民居,主要看点: 入口处红砖发券券柱式小门廊,兽头浮雕为柱托。主体建筑单边细槽方形壁柱,室内还有不多见的筒形旋转楼梯保留完整。 扫街理由: 建国西路是连接着新与旧的徐家汇公园、田子坊的一条马路。 汪精卫夫妇当年居住于此。巴金在这里生活写作,船王、冰箱大王等此地发迹。 满地的梧桐叶,找个时间来这里走走,喝喝咖啡,遥想当年无比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