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没人炒作后,绞圈房又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 3月份,一条集薛里勇老师为主的保护建筑历史文化传承的微信群《众说纷纭绞圈房》推出后,后台留言以上海之根为由头排山倒海之势大有压到一切的架势,数量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是料想不及的。 图片为乌鲁木齐南路183弄3号不完整的锅耳楼。 不完整是因为我去拍的时候一半已经拆了建楼房了,时间估计在49年前后。 这次我学乖了,不把大咖的言论留给不懂装懂之人看了,我把老房子定义为锅耳楼总可以了吧。 锅耳楼: 因其楼顶两边的山墙形似锅耳,故称。 锅耳墙: 因其形状与菜锅的手柄相似得名。也叫“鳌背墙”,有“独占鳌头”之意。 建筑物均青砖到顶,山墙为耳形,屋檐耳边刻有各种图案。从远处望,可以看见五六十个锅耳式防火墙和硬山顶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明清时期多为功名的人家采用,也是当时家境殷实的象征。坊间流传一种说法:修锅耳墙可以保佑子孙仕途顺达、富贵吉祥、丰衣足食。 岭南建筑艺术风格锅耳楼,集中在广东的一些古村落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锅耳楼古村落当属上岳古围村,现为省级保存较好的清代锅耳楼古建筑群。 独占鳌头的衡复锅耳楼自照片拍摄之日起,貌似鲜有看到第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