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分支爬楼党,喜欢拍摄的屋顶之一就是老房子的各式烟囱。 他们会不厌其烦的数着烟囱上面有几个头子。 一个头子一个壁炉,如果有5个烟囱以上会很兴奋,因为里面至少有高大上的5个漂亮壁炉,想方设法会去屋子里记录民国人家的点点滴滴。 烟囱为炉子或壁炉的热烟气或烟雾提供通风的结构,出现于十二世纪北欧的大房子里。普通住宅最初是用木头和石膏或泥土建成,通常是垂直的,烟囱内的空间被称为烟道,罗马人用墙内的烟斗从面包房里抽烟。 现存最早的英国烟囱是在公元1185年的约克郡的克里斯堡堡。 直到十六和十七世纪,它们在房子里并不普遍使用。建筑史上昔日烤火取暖的壁炉,烟囱功能今天为暖空调取代。有机会去国外实地看看,几乎找不到两个雷同的烟囱造型。当年它是地位身份的象征设计师对其格外重视,倾注了不少心血。 如果说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噱头在头上的话,烟囱就是老洋房的噱头。 曹杨一村的烟囱,旁若无人地矗立在简易花园洋房之顶端,其标志性与象征性已大大超越了它的排烟通风等实际功能,毫无疑问成为新中国的建筑的点睛之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烟囱作为建筑装饰品的作用,居然可以脱离其实用功能而独立存在,非中国第二代建筑师汪定曾所属。 工业烟囱在十八世纪后期变得很普遍。英格兰北部,建造了长近3千米(2英里)长的近水平烟囱,工人们会沿着烟囱定期把这些有价值的矿床刮掉。早期的烟囱是一个简单的砖结构。通常在一个较短的垂直烟囱中,在一个烟雾很少造成危害的偏远地方。 从各个角度将徐家汇公园里的,原大中华橡胶厂的老烟囱展示出来,即有徐家汇的繁华灯光勾勒,又有烟囱老砖的岁月烟味。 同样的地方,反复拍。不同的时间,反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