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用照片进行年度总结的当口。本来也想按照每月一张的模式来回顾一下过去的这一年,但实在有些月份过于低能,并不能挑得出很满意的照片。而有些月份所经历的东西,又不是一张照片能说得尽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段经历都会让某个地点和人产生某些感情或记忆上的联系。一个城,一段故事,那么索性,按照地点来总结一下吧。
园子
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还是放在第一个。虽然已经拍了六年了,但水平却进步得越来越缓慢。目睹过很多高能的时刻,也欣赏过很多校园风光的佳作。于是很多时候也懒了,觉得自己怎么拍也拍不过某童,某珍(此处省略很多名字)。尤其不想背着又占地方又沉的单反镜头,有时候就用手机随便拍拍罢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而非严肃的摄影创作了。可逢着好天气,还是忍不住心痒。加上研究生二三年级了,时间相对本科更自由得多,反而抓住了一些以前不曾拍过的时刻。
春,二月兰依旧开得如火如荼。
夏,第六年的夏天里终于赶上了一次园子里的彩虹。
秋,校河静静流淌,爬山虎红的一如往常。
冬,几点鸿爪,偶然落在雪泥之上,不辨东西。
夜,雾霾之中间或刮来几个晴天,星光耀眼。
吉林
一月时去了一趟吉林,第一次体验东北零下30度的低温。高速上,车行至松花江大桥,被突如其来的大雾吓蒙了,能见度骤降至10米以内,想想后怕。不过独特的环境也造就了雾凇的奇观。在江边拍日出时,冻得真是生无可恋。
厦门
二月又到厦门。赶上大雾弥漫,航线停船,厦大校园中嘉庚楼在平流雾中若隐若现。
泉州
三月去泉州老城区调研。细雨里,在一栋栋红砖大厝夹着的巷陌中穿梭。历年加建使建筑密度出奇地高。为了拍清楚每栋房子的立面,爬上爬下,差点儿被居民当成小偷。
大连
十月荣幸受邀去大连参加枫哥婚礼。背着的脚架就在星海大桥边用了这么一下。
首尔
其实这个地方并没有去,只是在飞机上路过而已。透过舷窗拍摄星空时,恰好拍到了飞过的一个城市。下飞机一查卫星图,果然是首尔。看起来比北京亮多了,也许是因为没什么雾霾吧~

大阪
一月的日本。在大阪的地标——通天阁上俯瞰全城。说通天,其实塔高只有103米。在我国随便一个三四线城市都赶不上一栋高层住宅。印象极深的是高密度的钢铁城市和小街区的结合,和国内随便一个城市新区的鸟瞰形成鲜明对比。每栋小房子都精致地有自己的特色,而整体又不失和谐。便利店发达的程度让人都不想叫外卖了。
奈良
作为奈良时代的古都,现今却以鹿闻名。在千年古刹东大寺山门前,小鹿一脸傲娇地看着来往的游客。
京都
京都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个是城市的天际线和高度控制的太好了,除了京都塔之外,城中再无制高点。三面环山的地形,让你在每条小巷中都能看到道路尽头的远山。二是出名的寺庙和神社实在是太多了,就算用一周的时间也看不完。而像大德寺这样,很多以枯山水闻名的小寺院都不让拍照。但与游客熙熙攘攘的金阁寺、清水寺等等相比,其清幽的氛围更贴近修行生活的原真性吧。
白川乡
白川乡独特的合掌屋的建筑造型和与自然结合的村落空间造就了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不过去的路实在不太方便,先到金泽然后打车花好几万日元才能到。
神户
返程前一天,一个人脱团溜到了神户,主要是去膜一下安藤忠雄的房子,毕竟是大一一入学第一个了解的建筑师。新干线倒电车倒大巴,总算上了淡路岛。几乎没有任何游客,偌大的淡路梦舞台静的吓人。安藤之前所有作品用过的手法基本都在这里呈现了出来。太阳快落山前,又徒步走了5公里,去看水御堂。其实真的是很小的一个房子,除了看门的僧人,依旧只有我一个人。但当拍出只在书中见过的场景,仍十分激动。
台北
二月跟艺术团的同学们赴台演出。台北的夜,依旧是乌云满天。我们没有上101大楼,而是爬上旁边的象山,得以一览全城。101大楼果然是鹤立鸡群的地标。
新竹
在新竹清华的校园里,松鼠和鸽子都十分不怕人。刚把速写本摊开准备画一只松鼠,松鼠就跳到桌子上了,吓得我赶紧拍了一张,焦都没对好。
台中
台中也只停留了一会儿,顺路膜了一下老贝的代表作,以及在旁边灯光下几个人玩儿了好久的影子。
海法
八月基本是在地中海畔度过的。每天要么在Technion的校园里上课,要么就可以到海边欣赏地中海的日落。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让这里每天黄昏都十分高能。而下面第一张是第一晚到Technion时,在建筑馆外大楼梯上拍摄的海法夜景。第二张则是在Bat Galim延时拍摄中,恰好记录下日落时卡梅尔山上突然燃起的烟花。
特拉维夫-雅法
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雅法。一新一旧两个部分让这座城市格外富有活力:特拉维夫是一战后随着犹太移民的到来而新兴的部分,包豪斯运动让这里深深地烙下了现代主义的影子;而雅法古城则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则成了各种艺术家聚集的创作天堂。
耶路撒冷
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来之前对这里有着太多误解,以为是战火纷飞的古都,但其实旧城只有四分之一个清华大。旧城西面以色列控制区,一派现代都市的景象,城市中心公园的草坪上尽是欢度安息日的人们。而旧城东面巴控区,则相对衰败许多。黄昏,站在旧城东面的橄榄山上的犹太人公墓,看太阳从圣殿山上落下,旧城华灯初上。
伯利恒
伯利恒,因是耶稣的出生地而闻名。现在则是巴勒斯坦的中部城市。大部分人看到你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虽然其中有不少是拉活儿的黑车司机。相比犹太人的精明,巴勒斯坦人民让你感觉热情、友好得多。尤其是物价,比以色列要便宜许多,十分感人。巴以隔离墙外的涂鸦,让你更感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其实是超越宗教教义的。而现实却无奈地隔绝了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内盖夫沙漠
八月中适逢英仙座流星雨,又一次脱团,驱车一路躲避光污染,来到以色列南部的内盖夫沙漠。下了公路后,在砂石小路上开了好久,总算到了一个人迹罕至,负阴抱阳,聚风藏水,看起来观测条件很好的地方。殊不知,到了夜幕降临,开始拍摄之后,陆陆续续地,自驾车队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才发现这里是一处野外的营地。以色列人民的天文知识还真好,都知道这天有流星雨啊。
2016,走过了一些城市,看过了一些风景,想到了一些感悟。但最大的收获却不在于此,而在于一路同行的人。感谢一路相伴的小伙伴们。希望今后的路,都能有你们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