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区域康藏高原东南端的摩梭人是一个相对边缘的族群,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当地城镇化进程,都为摩梭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也让人们产生了一些对摩梭人的误解。 但四川木里县屋角乡的利家咀村,地处川滇边界的山坳里,交通闭塞,也因此使其文化较少受到外界影响。这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尤其是摩梭人广为人知的传统——母系家族,走婚习俗,达巴文化等等。2017年年初,我徒步翻越三千多米的垭口,来到这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便被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就深深打动,而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感到一种与自然亲近的且充满仪式感的美。这使我产生了去拍摄记录这一切的想法。 此次拍摄内容主要为利家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通过黑白影像来展示他们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为这一片净土留下生动的纪实影像,也为我们的生活展示另一种可能性。 雨季到来,25的生根随家人在山中放牧。

雨季到来,25的生根随家人在山中放牧。

50多岁的祝玛站在她自家的腌制的猪膘肉旁,这种猪膘肉是过年杀猪之后用盐和香料腌制而成,可以保存数年。

50多岁的祝玛站在她自家的腌制的猪膘肉旁,这种猪膘肉是过年杀猪之后用盐和香料腌制而成,可以保存数年。

一户摩梭人家的卧室。

一户摩梭人家的卧室。

80岁的老达巴杜基次尔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只能在家中念诵经文。

80岁的老达巴杜基次尔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只能在家中念诵经文。

一位摩梭女性正在喂猪,猪食来自田间的猪草、南瓜、土豆等。

一位摩梭女性正在喂猪,猪食来自田间的猪草、南瓜、土豆等。

在猪圈旁玩耍的小女孩。

在猪圈旁玩耍的小女孩。

准备猪食的摩梭女人。

准备猪食的摩梭女人。

四年前利家咀村才通电,所有电力都来自政府投建的太阳能发电站。

四年前利家咀村才通电,所有电力都来自政府投建的太阳能发电站。

每当村里有家庭装修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帮忙。

每当村里有家庭装修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帮忙。

早上,利家咀的小孩赶着牛群去山中放牧。

早上,利家咀的小孩赶着牛群去山中放牧。

 雨季降临,村人会结伴到山中放牧数日,并在山中的帐篷中休息。

雨季降临,村人会结伴到山中放牧数日,并在山中的帐篷中休息。

雨季期间,山中长出的大量蘑菇是放牧人额外收获。

雨季期间,山中长出的大量蘑菇是放牧人额外收获。

一位放牧老人的行囊。

一位放牧老人的行囊。

摩梭阿妈在放牧的闲暇中用线锤纺线。

摩梭阿妈在放牧的闲暇中用线锤纺线。

放牧的摩梭阿妈在给牛喂盐水、

放牧的摩梭阿妈在给牛喂盐水、

摩梭阿妈在放牧的闲暇中织布。

摩梭阿妈在放牧的闲暇中织布。

正在分拣蘑菇的摩梭阿妈。

正在分拣蘑菇的摩梭阿妈。

放牧的阿妈去河边清洗餐具,为晚餐做准备。

放牧的阿妈去河边清洗餐具,为晚餐做准备。

雨季到来,25的生根随家人在山中放牧。

雨季到来,25的生根随家人在山中放牧。

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放牧,正在回帐篷的路上。

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放牧,正在回帐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