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2. 发布

    远望牛奶海

    厚厚的云层漏了条缝,光洒下来,牛奶海映着天上的云光,又变了一番风情

  3. 发布

    工艺美术馆(玉器部分)

    工艺美术馆所展示的是四川博物院所珍藏工艺美术的精品,包括: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等门类。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国初年。它们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已成为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先看精美的玉雕精品。

  4. 发布

    魔法秘境

    这是在新加坡的一个购物中心链接通道,我趁着晚上即将关门的无人时刻,拍摄下了灯光里仿若魔法的瞬间。

  5. 发布

  6. 发布

    张大千艺术馆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张大千先生画作,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张大千先生在敦煌时间有限,绝大部分是未完稿,他将临摹的画作带回四川后,先后折叠装箱辗转存放于昭觉寺、沙河村等地。1963年,张大千先生家人将该批文物正式捐赠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张大千,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

  7. 发布

  8. 发布

    书画艺术馆

    四川的书画艺术有很深厚的传统。从唐代开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画家纷纷随唐玄宗、唐僖宗避乱而来,给四川的书画艺术带来了兴盛的景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蜀道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益州书画名人录》记载,从唐乾元(公元758年)到宋乾德(公元967年),和清初到民国(公元1736到1946年)这两段历史时期的川籍和在川的外籍书画名人达1100多人,由此给四川留下了无以计数的书法名画。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又汇...

  9. 发布

  10. 发布

    巴蜀青铜器馆(二)

    巴蜀青铜器馆展出的青铜器除了生活器皿用具和兵器外,还有铜制工具和铜制乐器,以及人们盼望发财的摇钱树。 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出土的造型奇特青铜人面具和大大小小的立人等,请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这里不再重复报道。

  11. 发布

  12. 发布

    遇见----尼泊尔

    尼泊尔,一个幸福指数颇高的国度。一个你不得不心生敬畏的国度,因为它是25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圣地。这里拥有8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拥有可骑大象找犀牛的原始森林。虽贫穷,却有着喜马拉雅剔透冰雪一样,圣洁于物质世界的边缘与精神王国的高处。

  13. 发布

    阴天的五色海

    虽然是阴天,但五色海的美貌不减。高原湖泊神秘魅力,湖水深深浅浅,随角度变换颜色。

  14. 发布

  15. 发布

    巴蜀青铜器馆(一)

    四川博物院收藏有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繁水观音、巴县冬笋坝、昭化宝轮院、彭州竹瓦街、成都羊子山、成都百花潭、重庆涪陵小田溪、新都马家乡、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以及茂县、宣汉县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 巴蜀青铜器最富于特征而且发展最普遍的是多种多样的青铜锋刃器, 包括兵器和工具。另外,巴蜀青铜器上多有特殊文字的铭文,并铸出手心、花蒂、虎、鸟等形状的符号。巴蜀地区还出有一些与邻近...

  16. 发布

  17. 发布

  18. 发布

  19. 发布

  20. 发布

  21. 发布

  22. 发布

  23. 发布

    陶瓷馆—泥与火的艺术

    巴蜀的陶瓷发展浓缩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虽没有官窑瓷器的精美华贵,但却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邛窑的彩斑、点彩和彩绘,拓展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天地,久负盛名的省油灯,可堪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创造。

  24. 发布

  25. 发布

    爱心牛奶海

    爬上山顶,俯瞰牛奶海仿若一个爱心,仔细看上方还有一个小湖,好像是牛奶海的缩小版。稻城亚丁不虚此行。

  26. 发布

  27. 发布

  28. 发布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是四川博物院的展馆。陈列了四川各地出土的汉代石像、石俑、石马、石棺、石门、石础,和陶俑、陶马、陶狗陶砖等。特别是陶砖浮雕更是内容丰富,栩栩如生。 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

  29. 发布

  30. 发布

  31. 发布

  32. 发布

    四川博物院开馆及龙年庆

    四川博物院新馆2009年落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1941年四川博物馆建成诞生,馆址在郫县东岳庙。1945年迁至成都皇城明远楼。1949年改名为“川西人民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迁至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2004年12月30日,四川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破土动工。2009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四...

1 ... 181 182 183 184 185 ...
  共623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