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2. 发布

  3. 发布

    北京传来的拜年

    疫情期间,就地过年,手机拜年成为“时尚”

  4. 发布

  5. 发布

  6. 发布

    这位摄影师的肖像作品享誉世界!诸多经典照片都是出自他手

    受制于文化的隔阂,Steve McCurry的名字说出来,或许国内的影友还有一些陌生;但是看到他代表性的作品,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诸多经典照片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这位出生于宾州费城的大叔,年轻时在报社工作,之后就辞职开始环球旅拍。他以肖像照著名,而最让人称道的,是对于色彩的驾驭以及瞬间的捕获。如今获奖无数,也顺理成章进入了马格南。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应该就是这张《阿富汗少女》,被国家地理杂志拿去当成了招牌...

  7. 发布

  8. 发布

  9. 发布

  10. 发布

  11. 发布

    《山间佛寺》

    深山里的悬空寺,曲径通幽

  12. 发布

  13. 发布

  14. 发布

    完整建立知识脉络——《风光摄影基础系列课》

    在之前的教程中,我陆续介绍了不同领域的专项技巧。丁逸峰的数十篇摄影教程合集:从拍摄、后期到审美而这一次,我精心制作的《风光摄影基础系列课》,则是帮助影友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从前期的器材、参数、前期规划、构图方法到后期的修图流程和进阶操作。之后是连续四个专题,单独讲解航拍、银河、海景和建筑领域拍摄所需的知识和注意事项。最后引入审美培养的内容,提升理念。课程大纲13次授课,定价98元。第一课,我的...

  15. 发布

  16. 发布

  17. 发布

    国内少有人知、却真正享誉世界的华人摄影大师

    记得有一次我被赞助商喊去硬着头皮参加个活动,现场的人正聒噪着自己的微博百万粉丝、某某协会负责人的头衔。我坐在一旁走神,突然想到自己所崇拜的几位华人摄影大师,其作品早已享誉海外,却被这个“流量时代”挤到了一边,在国内少人有知。所以趁着过年的闲暇,写下这篇文章。何藩何藩出生于1931年,前半生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祖籍广东的他,因为父亲经商,所以童年在上海度过;又遭遇到了日军侵华,随着战局的恶化,家人滞...

  18. 发布

  19. 发布

  20. 发布

  21. 发布

    《螺旋塔》

    厦门著名的旋转楼,夕阳下的表面和层层叠叠外观很特别

  22. 发布

  23. 发布

  24. 发布

  25. 发布

  26. 发布

    《那一年,纽约的黄昏》

    回想疫情前在纽约爬楼拍照的时光,希望今年疫情能尽快过去

  27. 发布

  28. 发布

    摄影界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齐名的耶鲁学派,到底有多厉害?

    耶鲁学派图谱在之前的教程中,我多次提到了在摄影领域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自Becher夫妇以“新地形学”而轰动世界后,他们的学生Candida Höfer、Andreas Gursky、Thomas Struth等人继续在建筑摄影上持续推陈出新,先后开拓出了对称主义、大画幅风格等新的思路。德国视觉艺术的历程Becher夫妇作品Candida作品Andreas Gursky作品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相隔大西洋,在美国也有一个与杜塞尔多夫“一时瑜亮”的摄影流派,...

  29. 发布

    “燃烧”的珠穆朗卓

    作为国内第二高山,珠穆朗卓的知名度似乎远远低于它的海拔高度,由于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到达这里并非易事,从拉萨或者日喀则驱车将近一天之后只能到达离这最近的村落的优帕村,之后只能依靠双腿进入珠峰东坡的“无人区”,由于进入珠峰东坡以后,海拔高度在4000-5500米之间起伏切换,对人的身体和心理意志都是一种莫大的考验,艰苦徒步两天之后,最终才能近距离领略到珠穆朗卓的壮美与神奇。感谢@月夜星空的肉肉

  30. 发布

  31. 发布

    「戈壁沙盘」

    「戈壁沙盘」

  32. 发布

    雪后毕棚沟

    毕棚沟是去年十一月川西之行的最后一个点,本来行程里没计划去这里,只是查了天气预报毕棚沟会下雪,驱车前往的路上一直下着小雪,大伙兴奋极了,因为我们这一路要啥有啥,好运爆棚,秋色已经看腻了,如果能看到雪就更完美了。我们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了最早的一班区间车,看到了最美的毕棚沟雪景~~~

1 ... 41 42 43 44 45 ...
  共623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