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a3cd3118f8ab463f860571809722b5ff

48b17da7ff2c4e90b0c2308fa622465e

824eadac7b414c5ebab3e7f04b3e56f1

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aecce4b07aa24fc68ae40318a5ea9a6d

736970f2564241ce85a583d5ffecc022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fd1806ce42347e2bf64de6bd1f23b00

7df6451a9a08403b877385844a4ce7af

6437fbbe084c4ae9a9bde464e1a08838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da85f272961e4adc8bf62778e893ba68

2af5e4ce802749e6b3b1d1f7fbf3b41e

3    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

f907fff64c434f9c90940247dd0ee99c

472d8c0574a54cdf81bb0ccf2f939ff7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ecc6d26e29c34f3da2b01a8f79ba7868

2926656b34ee4592beb12e2fb3ee4194

7269d3f99d694cd78ede38b2f6a30c30

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21c6c06538748d0aa8fa1066d46553a

bdb82be9670b47ecb46027c173e0ac5c

feaa7e7446a7461b92ec76953c4dbcb7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b0810de12b3140b897d3907a48a92b6f

dc518a9ae93e408689a935f6b4065a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