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斋德进书法/标签/书法作品
-
清末民初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名家然而能够名闻一方名载书法史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更多的书家被时代逐渐淡忘那么他们的书法作品流落何处呢晚清有一个叫孙智敏的书者孙智敏 [近现代](一八八一至?)字廑才,斋名知止居,杭州人。光绪二十九年(一九o三)进士,入翰林。曾任浙江高等学堂及两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书出锺、王,略参李邕,最工端楷,臣细皆能,老而不失娟秀。老年居沪,以鬻书为生。年轻时曾高中进士担任翰林院编修,1930年代他开始以卖字为生,他的字方正清秀,字如其人孙智敏辞世后他的家人和后辈在此后的十数年先后将... -
在中国人看来,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流芳百世,是为“三不朽”。而历史上达到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人:孔子、王阳明,所谓“字如其人”王阳明:书法创作亦是一种“知行合一”王阳明行草手札 上海图书馆藏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大师,他在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巨大身影,不仅掩盖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功绩,更掩盖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论书法成就,王阳明堪称大家。明代大家徐渭曾称书圣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他将心学融入书法,直书胸臆。细看他的书法,犹如风卷云舒,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王阳明《象祠记... -
美术山水画 -
行笔需要丰富变化,要用对毛笔锥面,不断的能实现换面,在行笔的过程中,换面一般有三种方式,即绞转、翻笔和折笔:绞转:在笔锋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换面;翻笔:在行笔中,笔锋铺开的状态下,由一个面直接翻到另一个面(类似于刷漆时刷子的使用);折笔:行笔时向毛笔施加压力,顺手改变行笔方向造成的方折形态。今天,我们主要讲绞转。绞转 是书法专用术语。是指书法家在用毛笔书写线条时连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绞转笔法是魏晋笔法的核心部分,由篆隶笔法演变而来。绞转笔法也是王羲之书法用笔的主要组成部分。唐代以后书法家书写...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
齐白石书法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假使我和齐白石一起作画,彼此都正常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我画了一个美丽的仕女,而齐白石画了一个破落的乞丐。在有一定欣赏能力的人们眼里,优劣当是一目了然,但总有一些人,会更喜欢我的作品。画作表面(题材)的“漂亮”让我占了些便宜,而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尴尬的便宜当真,来证明我的水平呢?但也有些人对齐白石的欣赏,并不是因为真懂。他们生怕自己不能说出对于“漂亮”的厌恶,而显得趣味太低级,于是便每每对眼中越是丑拙越是粗陋的作品,越是无限称颂。这当然是可悲的,这不仅仅没能使他们获得欣... -
近其理 进其理 尽其理临帖各有招数,效果不同。荀子有言:“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因此,围绕“理”字动脑子临帖非常关键。余临习米芾书法多年,粗浅体会有三重境界:01“近其理”察之精初级境界凡经典作品必有其成为经典之理。即符合一定的审美观,其形成过程会遵循或者有独特的某些“规范”。从共性上讲,是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等。就每一位书家来讲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理”。习书者,首先要尽快“近其理”。必须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对所临帖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临写时从表象上尽量接近所临对象。即进最... -
袁氏父子:一流名士,二流书法家,三流政治家。袁世凯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注目、最让人争议、说起来最为尴尬的人物。有人因为他编练新军、倡导变法、提议废除科举制度、逼迫清帝退位等维新活动,大胆地称赞他为“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也有人因为他戊戌告密、镇压革命、复辟帝制、出卖国权而指斥他是背信弃义、寡廉鲜耻的“叛徒”、“窃国大盗”、“卖国贼”……因为政治原因,人们对袁世凯的评价长期以来基本都是负面的。孙中山当年在宋教仁遭刺杀后指斥其为“独夫民贼”,陈伯达说他是“窃国大盗”。他一生叱咤风... -
我觉得,写字要追求一种从容不迫,很自然,很平常,有条不紊的,不是在外表上在动态上,而是心里要有从容不迫的感觉,不受外界的干扰;不要把情绪的东西带进来,所谓情绪的东西,比如紧张是肯定不行的;有些人认为要激动,我觉得也不好,把情绪的悲哀喜乐等怎么融进去,这个好像说起来有一种比如,像颜真卿的《祭侄稿》它有悲哀,颜真卿写字的时候可能真的有这种悲哀的情绪,但他写字到点画的时候仍然要遵循书法的规律,我觉得他的心态当中可能还是有很大部分的从容不迫。毕加索画了一个很有名的《格尔尼卡》大型壁画(非常大的黑白壁... -
我们素知酒是文学家、诗人的良师益友。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有无酒不成诗的境界,其实酒文化与书画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书画家和许多文人诗人一样,酒同样给了他们许多突发的灵感和激情,饮酒挥毫,落笔生辉。许多书画家都在酒酣之时留下了旷世名作。▲「魏晋名士饮酒图」“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吴道子有着“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常常“嗜酒且利赏,欣然而许”,乘酒后昂奋之际,始振其灵笔,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此种情况下完成的。唐明皇命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能一日而就。只因酒兴大发,落笔恰到好处。▲「吴道... -
我们为什么应该学习手札?1、书写功能的需要。我们知道,书法的基本元素是汉字、基本功能是实现文字沟通。现存的王羲之兰亭序、十七贴、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等等名帖也都是诗稿、文稿、信函这类手稿。 书法作为书写艺术被认同的时间很早,主要用于记录(写信、作书、写经、圣旨、公函等)、立碑、牌匾等实用性用途居多,作为成为和国画一样的装饰艺术却很晚,这一点要区分。书法作品成为挂墙上的装饰品还是明朝中期以后才流行的,和古代建筑、家具的空间发展造成的生活习性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不详述。 理解这一区别就容易明... -
在书法学习中,背字帖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初学者能否快速地掌握书法的特点,把字写得既漂亮又符合艺术要求,是每个书法学习者所向往和追求的事情。 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初学者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最突出的是:怎么写也写不像,或者是临过的字会写,没有临过的字不会写。 由此,在思想上产生了彷徨和困惑,在精神上产生了苦恼和失望。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会背字帖。以写助背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 背字帖亦然,背字帖首先离不开临摹,临摹在技术上是... -
清朝皇帝,自幼就饱读诗书,学习骑射。然而,这些皇帝们,除了在国家统治、后宫处理上,十分具有才能,更是喜欢琴棋书画,尤其对书法十分擅长。 雍正的书法文雅遒劲,追随其父,走董其昌流畅和美一路。纵观雍正的存世墨迹,其书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畅朗娴熟、文雅遒劲,行笔疾迟有序,气脉贯通,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雍正行书书法用笔跌宕,用墨酣畅,气脉一贯,将二王的灵秀,晋唐的古朴及董其昌的逸气熔为一炉,颇具大家风范。 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里写得最好的。雍正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之才华、刚强之性格、传奇般... -
《二娘子家书》安徽省博物馆珍藏有一通《二娘子家书》,书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纸本。纵31厘米,横43.4厘米,19行,略残。1984年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到合肥工作,认为此家书为稀世珍宝,定为“精品”入目。通篇如下:该家书,书写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家书虽出自一女人之手,但可以看出她是有着熟练的书写技巧,略见欧阳询风格,难能可贵。通篇家书,书写流畅自如,提按顿挫清晰,结字略长,结体奔放有度,翻转多姿,顾盼有致,肆意潇洒,且毫无媚俗感,不忍多看几遍,且越看越有味道。释文:二娘子自离彼处,至今年闰三月七... -
赵孟頫《出师表》全卷 楷、行、草间杂 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出师表译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 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
不仅仅是在古代,即使到了现代喜欢创作喜欢收藏山水画的人仍有许多。而山水画其实在中国画传统的三大画科中,是发展最晚的一个,却深受书画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山水画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山水画是分为很多个种类的,包括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例如《富春山居图》就属于水墨山水的类别。 中国画所追求的从来都不只是画的与实际事物相似程度有多么高,如同拍照片。而是追求形神兼备,更注重作品意境的表达以及画家的心... -
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很多人不懂书法落款,让原本满意的正文内容竟然被落款毁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
就初学遇到的问题列举如下:1.对书法理解比较浅薄,虽然每个中国人 , 多少都有点毛笔情结,但那并不代表完全懂得书法 , 没有系统的认识书法的形成及渊源,其所知必然有所局限,造成一定的盲区。2.自己过分自卑,易听信别人的评论,到底在客观的角度正确与否,不得而知,没有选择性 ,使学书积极性下降。3.太急于求成,想着成名,做大师(与一夜暴富一个性质),学书大忌!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有兴趣就写两笔,虽然接触很久书法了,但是这个情况,进步怎么会大,不用质疑。5.许多学习书法的人(包括专业与非专业)他们的眼... -
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精髓与灵魂,为了她的完美,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之痴迷,为之倾倒,为之穷尽了毕生心血,从而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点与规律。这些规律概括的说有点画之美、结体之美、章法之美、律动之美等等。然而,当今书坛却江湖书法横行,极尽狂怪丑大的书法。江湖书法之所以横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一,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殿堂,中书协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的正确导向作用,而是招丑纳奇,推波助澜,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丑书作品及其作者,为那些抱着投机心理的书者树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极坏的榜样。而书协的主席副主... -
唐诗一首 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