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宝斋德进书法/标签/草书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
琴棋书画 2张
-
经典对联一副 4张
-
1技法准确性常听人说,某某书家的字“笔笔精到”“字字精到”。什么是“精到”?无非是说这个书家的字点画、结构、章法精确到位,合乎法度。 ①讲点画,就有个形象,尺度(粗细、长短)、轻重和使用上的准确度,不能随意涂抹。 ②讲结构,就有个点画搭配位置的准确性问题,要求其合乎重心、平正、匀称、呼应、参差、向背等法则。 书圣王羲之曾说过:“倘一点失所,如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不可不慎也”。此言足见点画及其位置准确的重要了。 ③讲章法,就有个整体布局的准确性问题,要求布白得当,行气贯穿。另外题款、印章的... -
张金137837558 2018-06-17 05:251、要想气韵贯通,先要熟记内容。 2、贯气的办法,蘸一次墨要多写几个字,以求连贯,上一字结束,要立即做下一字的承接。如果笔中无墨另行蘸墨时,或以空中复笔,继续写来,或将下一字第一笔落墨。3、一个篇章若不是一笔书,字又多,可以分组完成之,但要注意折搭关系。分组或以墨尽而成之。字少的篇章,从落笔顺势而下,一气呵成。4、要干湿相对,不能干对干,湿对湿;要大小相对,不能以大对大,或以小对小。 5、行距要疏密一致,初学章法时,不要时疏时密。6、落款要与正文相协调,使人有整章感。7、... -
隶书创新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在当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书法家们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具体来说,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现象主要有篆隶结合、造型奇特、融入行草、金石趣味、碑简杂糅等五个方面。1、篆隶融合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经常有讲“篆隶分不家”,“篆中有隶,隶中有篆”。当代书家时常以篆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来进行创作探索,取得了通常状态下所得不到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篆隶结合是指将隶书和篆书结合在一起写,在用... -
草书要学就学王羲之最美之法帖 张金137837558 2018-06-13 07:48《初月帖》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王羲之父名“正”, 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 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此书正当... -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 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三分笔示意图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 -
-
对联一副 4张
-
写字的人都知道宣纸。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宣纸的,反正古代貌似没有,比如王羲之和苏东坡那会儿。现在,我们经常见到,每个书法家家里都有很多宣纸,玩的狠的家里会有专门一个屋子放宣纸,据说宣纸放的年代越久越好用,是这样的,新的宣纸有火气,不好用。所谓放的时间长了,就是让宣纸松软一些,类似发酵线条,其实都是动作形成的。所谓的笔法,就是写字的动作。可是,如果你用同样的动作,但纸张不一样了,表现出来的线条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就需要你根据纸张的生熟程度来调整速度。那么说,即使你弄明白了笔法,可是你没有... -
一个先人曾经说个一句话“你有一手一塌糊涂的字,说明你有一颗一塌糊涂的心” 孤独者: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极小豪放者:字体较大,笔画舒展。虚荣者:笔压不稳,字形飘忽。放任者:字迹如龙飞凤舞。谨慎者:字体较小,基本上不会写或不写潦草的字。有毅力者:笔压很重。 无教养者:杂乱无章。热情的人:字体大、笔画柔、书写流畅。 固执的人:笔画强劲。朴实的人:字体不美观,笔画生硬。无主见之人:笔画轻描淡写,笔力不强,结构松散。机智过人者:笔画巧妙,写法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理想远大者:兼有豪放和固执者的特点。 有特殊技能者:... -
-
-
《初月帖》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王羲之父名“正”, 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 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此书正当其时, 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 逸笔草草,率意畅... -
-
-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无论是初学书法,还是小有成就抑或是有建树的书家,都离不开临帖,离不开对传统的遵循和继承。在书法实践中,临摹与创作互为彼此,创作有境界的高下,临摹也有功底的深浅,而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是提升书法技艺的根本所在。临摹与创作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即,在创作实践中,有不断对传统的掌控和把握;在临摹过程中,有主体意识的浸透和潺入,具体做法是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应地展开临摹与创作。王铎所谓“一日临帖,一日应请所”,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一、形式练习 1.训练方法:改变原作章法,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