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童鞋好,我是陈星星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一聊摄影后期中的最大误区

我们更多时候是把后期处理称之为“调色”

所以我们在做后期处理时,会更关注照片颜色

看到某一张喜欢的照片时

第一反应也会是“这张图的颜色好好看”

而被忽略的照片影调部分恰恰是比颜色更加重要

所以,星星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摄影后期要学会

“先定调,后调色”

我先放几张图,先来感受一下几张前后期对比图

xmhigh

xmorient

xmorient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

A照片套了10个预设都好看

B照片用哪个预设都不好看情况

是因为前期没拍好还是预设不好用?

其实啊,全都是影调的锅

这里有个核心理论你需要知道

摄影后期是一个主观行为,它没有标准流程

但是影调的优先级是大于颜色的

01

用“先定调后调色”的思路来重新学习一遍软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后期工作中,软件就是我们的武器

今天,跟着我来重新认识它

摄影后期中用到的主流软件有仨

Lightroom\Bridge\Photoshop

简单介绍一下三个软件的主要作用

LR:图片管理+照片后期

BR:图片管理

PS:高级照片后期

这里面PS是最难的

因为他的功能实在是太太太强大了

我到现在可能只掌握了它的10%的功能

别慌

很难是不是

没关系,初期,咱们可以重点学LR(Camera Raw)

(我的后期工作90%工作是在lr/CR中完成)

“先定调,后调色”

对应在软件中去,共有三大功能板块

影调/颜色(全局/局部)/照片质感

软件中共分为8个工具栏,逐一介绍

1、基础(影调/全局颜色/照片质感)

9625bfb0a0e5c5cc4fe366d6ce37055b-sz_162271.png

全局颜色控制:色温/色调/自然饱和度/饱和度

影调控制: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

照片质感控制:清晰度

2、色调曲线(影调/颜色)

3d1abdadb8d33e4e310a60ba39523d7d-sz_74667.png

全局/局部颜色控制:红绿蓝三根曲线

影调控制:RGB曲线

3、细节(照片质感)

62918ee81b1cf007ac1838925f2628b6-sz_104143.png

照片质感:锐化(让照片更清晰)、减少杂色(基本用不到)

4、HSL调整(局部颜色)

b73c23702eb757177c2311308596f64d-sz_107299.png

局部颜色:HSL调整,这里主要针对照片中的某一种颜色进行色相、饱和度、明亮度的调整。比如,经常用橙色对人物的肤色进行控制。

5、分离色调(全局颜色)

这里主要是对画面中的高光阴影部分做颜色控制,可以理解为全局颜色

44674282009fc935cac08a515fd7e494-sz_78863.png

全局颜色:分离色调,对照片中的高光和阴影部分分别进行控制,因为相比较HSL,控制画面的比例较大,所以归为全局颜色板块。

6、镜头矫正(照片质感

8c747d0efe26b19192b3ca081c8727a0-sz_90149.png

照片质感:镜头校正会对因为镜头产生的畸变进行纠正,因为反差过大导致拍摄处的紫边进行纠正。

7、效果(照片质感)

6bddf2edd440a775f7c35aab11c3a6c1-sz_76795.png

照片质感:颗粒,为画面增加颗粒感;裁剪后晕影主要控制画面的暗角/白角

8、校准(颜色)

2ac07a2a5b0302d968b841e818b3c8b3-sz_118112.png

全局颜色/局部颜色:阴影,只针对raw文件有效,控制阴影部分的颜色(比分离色调更加精准一些,但色相只有绿和洋红);红/绿/蓝原色主要控制全局颜色以及局部颜色,这个板块原理较为复杂,下面的实战中会再次提到其核心作用。

好了,咱们用表格整理一下

bf95be117aa91999d960fead1d02a2ea-sz_422549.png

这样明确了之后,下面我来演示一张图的调整过程

02

实战演练

原图vs成片

xmorient

在调整这张图之前,我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影调。

而这个目标其实是根据照片环境情况,当天的天气状况来决定的。

调整样图为多云天气拍摄,画面主体跟环境反差较大。

所以我觉得这张图更适合调整成中低调的胶片色

二者相比较之下,最直观的改变肯定是颜色

如果你不细看,可能真看不出来二者在影调上的区别

这个时候可以借助一下直方图

xmorient

成片的直方图信息明显往左偏移了(变暗)

其实这就是关键了

数码片仿胶片色,关键一步是影调的控制而非颜色

胶片色的影调是以中低调为主,这个我们回头可以细聊

这是我首先明确的思路

我们来看一下调整项

影调部分

(这里我将影调严格控制为中低调)

f295ea31b888262d56f15e8dbcab4c93-sz_161875.png

1、基础部分

做了减法的有

-曝光/-高光/-对比

这几步减法主要是为了控制画面的整体亮度

加法部分有

+阴影/+白色/+黑色

这几步加法主要是为了减少画面中死黑的部分

这里的核心调整步骤其实是曝光

牵一发而动全身

曝光就是带头大哥,他只要一有动作,其他小弟立马要跟上

2、RGB曲线

ee18bd32a081c704d655975ceb2827eb-sz_62901.png

我把这一步曲线调整称之为砍高光,消灭了画面中最白最刺眼的部分,让整个画面更加柔和,这也是胶片色的高光特点。

下面进入颜色调整部分

影调跟颜色关系非常紧密

举个🌰

水彩画和油画从影调上来看,一个高调、一个低调

在颜色上高调的水彩画清透明亮,低调的油画厚重饱满

所以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颜色饱和度不够高,而是“太亮了”

先来看全局颜色的调整

这里重点看色温/色调/颜色曲线/分离色调/校准

xmorient

基础:色温不降反升?别急,往下看

6c22a69d2a0350aece76ea37f1092a52-sz_68273.png

分离色调:重点来了,观察一下图片,照片中的人脸出于高光区域

大部分的环境是处于阴影区域

xmhigh

所以如果你选择用色温来控制冷暖,会影响肤色,所以我们这选择用分离色调来控制画面中的阴影部分颜色。

让画面整体变冷的同时,肤色不受太大影响,并且用色温来中和肤色,让肤色呈现处暖的感觉,跟环境冷色行程对比。

xmorient

色调曲线:这个曲线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所谓经典胶片曲线,这里不赘述,可参考《如何将数码片转成胶片色》

xmorient

效果:效果这里涉及到很多理论只是比较复杂,可以不用去理解,大部分是为了能让画面主体的肤色和环境色拉开,增加画面层次(如上图所示)。

最后来说一下局部颜色

xmorient

HSL:这里一般都是在调整完全局颜色之后再进行初调,这里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让环境色更加统一。

最后,再用一张图来强调影调的重要性

xmorient

认真感受一下颜色“飘起来”的右图画面中的颜色饱和度的变化。

你有收获吗?

我的13节《摄影零基础课程》正在报名中,13节课帮你打下后期坚实基础,以下是课程大纲、上课时间、报名方式。

229492212.jpg

229492211.jpg

229492213.jpg




课程小助手微信:HHH82772714